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章 水寇上钩 (1 / 5)
梁子湖距离长江并不远。不过与长江并没有直接相通。跟长江的支流汉江,通过地下水网互通。
这片地区气候温和,又水网密闭,经过开发之后,颇为富庶。大小的商路也算得上繁华。
梁子湖水寇活动范围极大,几乎可以覆盖到梁子湖水域周边三十公里,而且极为凶残。
曾经有数次,商队仗着人数众多,武力强大,拒不支付过路费。然而梁子湖水寇却如疯狗一般,拼着损失,也要将护卫的佣兵击溃。若是实在实力相差悬殊,也会一路尾随,在行进的路线上,设下陷阱埋伏。还会仗着熟悉地形,不时偷袭,着实是一伙悍匪。
诸葛亮等人从余杭出发,并没有青装疾行。而是沿途缓缓而来。碰到大的村庄城镇,都要进去待上半天一天,了解一下当地的特产风物。
这么一路行来,快到梁子湖的时候,已经变成了一个小商队。
诸葛亮是掌柜,关羽张飞是护卫,克莱门是伙计,剩下的几人,则是运送货物的脚夫。
人数不多,但是货物却不少,四名脚夫,一人赶着一辆马车,装了满满的货物,从梁子湖周围迤逦而行。
为了躲避官府的围剿,梁子湖水寇的劫掠并没有什么规律,或者说尽量避免规律的出动。不管是时间、地点还是对象,都没有什么规律可遵循。
但是所谓的随机,很多时候只是没有被找出来规律而已。
而梁子湖水寇这种刻意的不规律,确实是没有办法准确的预知其行动。但是正因为人为的控制,也终究会有思维的规律。就好像二阶求导一样,可以看到一阶求导中没有办法发现的规律。
根据诸葛亮搜集到的情报,在生辰纲劫案发生前大约有两个多月开始,梁子湖水寇的劫掠频率明显低于过去的一年。而发生到现在,这个频次依然没有恢复。虽然曾经有大约十天,连续作案了三次,远远高于正常时平均七天劫掠一次的频率。
在诸葛亮眼里,这就是欲盖弥彰的昏招。不过得了如此大一笔财富之后,还能沉得住气,依然做这种高风险的活动,已经算是劫匪这个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行当里,难得的狡猾之徒了。
第一次从梁子湖东边走到西边的时候,运气不怎么好,顺顺利利,没有任何的意外,反而通过交易,小赚了上百枚银币。
诸葛亮也不着急,这次又从西边的城里,雇了两个真正的佣兵,又从东边走到了西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