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30 (3 / 6)
“不知道。要是我,我会选择与城市共存。”
“要是我,我就选提前撤出布局重点城市。”
“一佳出售资产该不会也是出于提前撤出的考虑吧?”
“手握改变未来市场格局的重磅技术,如果是从提前撤出角度考虑问题的话,未免太早,对市场也太悲观了一点。”
“可是从整个行业来说,建筑的过饱和性还是很明显的。”
“老旧建筑和因为城市衰退而产生的废弃建筑的过饱和性是明显的。符合市场需求的新型建筑还没有达到饱和,应该说也不会达到饱和,工艺改良一直在进行。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会一直出现。”
“有时候我会想,这样大量的造房到底有没有意义。废弃建筑不断产生,而建筑垃圾的处理却是个麻烦事情。我曾经看过流沙城一区的影像资料,就是那个最早因沙化而废弃的城市。成片的废弃建筑被遗留在原地,至今都没能全部处理。钢筋水泥阻断了大地与地上空间的联系,植物没法在这种坚硬的无机质上生长。而沙化又让那片土地的储水能力进一步降低。水循环变得很弱。资料上说那个地区曾经连续好几年一滴雨都没落下过。树根要向下生长到近百米以后才有机会自然存活。野生的灌木在水泥地表的缝隙里歪歪扭扭的生长出来,东一棵西一棵的点缀在地面上。如果没有这些房子,没有水泥地面,整个大地原本是可以都长满树的。这些年虽然降雨量有所回升,但仍旧是少量的。每年里只有很短的时间会有降雨。青苔在雨季里铺满所有的石头与墙壁,将整座城市包裹在青绿之中。雨季一过,它们又快速死去。世界又变得尘土飞扬,荒废一片。一年一度的青苔重生就像是一年一度的祭祀,悼亡过去的荣光。”
“这些问题也不是大量建房造成的。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跟不上发展速度才是症结所在。修房子,可以减少地表水的快速蒸发。这在一定程度上应该说是在保护地下水。而且,不建房,人们住哪儿?衣食住行都不能满足,你觉得,作为人,还会去考虑其他的吗?所以关键的问题不在于房子修了多少,而是环境治理和综合管控上应该怎么做。”
“可能吧。感觉越说越深了。一佳的那项工艺到底是什么样的?”
“通过构造封闭的微系统在室内构造一个小型的生态平衡场,按照新闻稿上的说法,这是一种如植物般会呼吸,会自动释放氧气的工艺,它可以让家人重回大自然的怀抱。”
“这项工艺是基于生物还是基于化学物的?如果只是简单的化学反应,迟早会有反应材料消耗殆尽的时候。”
“没说。不过网上各种猜测倒是不少。我翻出来给你看看。”说着,越好掏出手机。“怎么没网?手机坏了?”
她对着屏幕使劲的戳了两下。指甲盖在屏幕上击打出清脆的响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