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7 (1 / 2)
二逸公司在当局政策执行之初就开始安排人员在北郊悄悄活动。与当地的原住民深入接触,与那些因为生活不便想要搬离自家土地的土地主们达成协议,通过允诺提供新的房屋并支付巨额租金获得了土地主们手上的土地经营权,然后通过土地置换等手段不断调整自己在北郊所拥有的土地位置。没过多久二逸在北郊就拥有了一大片连在一起的土地。其他反应迟钝的公司慢慢回味过来,也跟风效仿。后来这些土地慢慢变成了住宅区。
政府在所获得的公有土地上种了大量的植被,北郊的整体绿化率也因此成了整个安市绿化率最高的区域。空气质量相对于其他地方来说也是要好上很多。这又诱使一大波人来到北郊定居。对于外来者来说,安市的北郊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虽然交通不便,但是居住的整体性价比非常高,很多外来者纷纷落户北郊。北郊的人口总数也因此一度增长,远远超过政策执行前。一个原本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就这样变成了坏事。
那些主动搬迁出去的北郊人觉得自己遭到了欺骗,事情并没有像当局承诺的那样发展,反而是自己的家园没有了。于是纷纷斥责政府不作为,斥责那些把土地租给商人的土地主和那些同意土地交换的土地主,斥责他们自私自利,斥责他们唯利是图。
然而这些并没有改变任何现实性的问题。房子还是建起来了。
随着安市人口暴涨,需要处理的垃圾量也暴涨。新的再生资源处理产业园再次被市政落子在了北郊,而且,就在距离两地边界线不远的地方。两座城市不断扩大的再生资源产业园直接占据了整座山脉。成了名副其实的垃圾山。
后来这些事被作为经典案被收进了学校的教学课本里。在所有的管理类课程,法学类,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类,甚至公共卫生与哲学课上都能看到这个案例。李佩尔至今还记得自己的导师如讲故事般的精彩讲解。那堂课的名字叫做《我与我的世界边界》
“在想什么呢?”南宫白右手在李佩尔眼前晃了晃。
李佩尔冲南宫白笑了笑。“在想垃圾山。穿过比鹿山再往前面一点,如果坐高铁的话,须要一天的行程,在那里有一个地方叫做措木遮。我的老家就在那里。如果你这次旅行要经过那里的话,帮我看一看那里现在都变成什么样了。”
“你刚才不是说你的家在凉城吗?”
“我的出生地在凉城。措木遮是我父亲的出生地。我们家是在我父亲那一辈搬到凉城的。”
“哦。不过我这次的行程就到比鹿山截止。要是措木遮有什么非常有特色的,值得特地跑一趟的东西,我也愿意特地去一下。所以,措木遮有什么有特色的东西吗?”
“特色啊?倒是有,但是可能不会吸引你特地跑一趟。甚至会让你避而远之。”
“是什么?”
“一段历史。三十年前在措木遮发生了一场大地震,一座非法建造的地下填埋场在地裂中暴露出来,那里面的污染物业从裂缝里跑出来,随着水流污染了所有流经地区。污染物通过植物的根系进入植物体内,在植物体内富集。被富集的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最终进入人类的身体。相关的报道直接引发了农业行业的一次革命,垂直农业革命。”
“这个我知道。上学的时候历史课上有提到。污染物先污染土壤,然后通过土壤进入植物体内,最终进入人体危害人类。”
“浸毒的多米勒锁链在上百年的新闻报道和科学普及中人尽皆知。然而环境恶化这一现实性的问题却并没有因为人尽皆知而有所减弱,恶化一直在持续。”李佩尔补充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