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囊中探物 (2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7 囊中探物 (2 / 5)
        呼延丕显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只见说话那人眉宇间透出几分书生气,是个文质彬彬的少年,既有读书人的儒雅,又有武将的潇洒,他便是官家钦点的文官监兵,都虞候曹玮。

        曹玮挥挥手淡淡地说道,“传令下去,把党项留下的牛羊甲胄通通带上,撤兵!”

        “撤兵?”

        呼延丕显黝黑的脸看不出一丝颜色变化,可眼睛却喷着火,内心更是汹涌澎湃,语气也随着心情不愉快起来,“你们要是怕死可以不去,老子一人去收拾那帮党项蛮子!”

        他虽然张口闭口‘蛮子、蛮子’,但其实他也不是什么汉人,呼延氏本是鲜卑大姓,他爹更是人称‘小尉迟’的呼延赞,曾随如今的大宋皇帝赵光义数伐北汉,作战勇猛,颇有胆魄,军中威望极高,人称他铁鞭王或者靠山王。

        呼延丕显虽然遗传了他爹的勦勇,却没有他爹的威望,到如今三十多岁了还是个指挥使,但这并不让他烦恼,他所追求的就是征战沙场驱逐蛮夷,而不是什么惹人头疼的功名利禄。

        原本大宋初期,军队制度跟以往有些不同,当年陈桥兵变,太祖赵匡胤原本是武将出身,由殿前都虞候而一朝黄袍加身,他深知手握重兵的微妙,深感兵权兵变之遗祸,于是便有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杯酒释兵权之举。

        虽然杯酒释兵权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他还是不能安然入睡。于是,在赵普等文臣的共同商议下,太祖决定启用更戍法,即各路军队间每三年定期互相交换。自此以后兵无常将,将无常兵,但凡有战事,必定派文官监兵,武将指挥权因此受制,再没有什么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之说。

        当然,这也有好处,就是防止武将培养自己的势力,使得将军统帅无固定的兵员,这样频繁更换将领,频繁调动军营,士兵和统帅之间也不能建立长期有效的互动,能巧妙地减少他们起兵造反的可能性,什么将不从中御也成了过眼云烟。

        可事情总有两面性,有时候统帅的魅力是一支军队好坏的决定性支柱,士兵们经常流连于各个军营,彼此也生疏,无法真正团结一心。更有甚者,存侥幸心理,即使我在这个军营做得不好,等换了一个军营又可以重新开始,所以虚夸之气也猛涨。更严重的是,到了真正打仗的时候,才赶鸭子上架似的凑一块儿,统领也根本没有时间统一军心,更不用说在战场上指挥驾驭。

        其实,契丹的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当年也是由掌管军事大全的夷离堇继而成为大辽皇帝的,可他即位后仍然设立夷离堇一职封有功的朝臣。可契丹也没有再出现夷离堇篡位的事。由此可见,最应该防的其实是自己的猜忌之心。

        这时,呼延丕显身旁几个心腹小将也随声附和道,“我们愿意跟随靠山王,活捉拓跋继迁!”也许当兵的怕打仗,可将领们却最怕太平了,谁不想争个功名?

        “你们要抗命吗?侯爷自有打算!”

        一向温文尔雅的参军张棣突然大声斥责起来,他不允许别人挑战曹侯爷的权威,“敌军不战而逃,必有诈不假,我们不用穷追;况且拓跋继迁诡计多端、十分奸诈,不得不防!当年六州巡检使曹大人便是被他诈降计所杀,拓跋继捧是他族弟,在夏州城不是照样中了他的反间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