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张忠患病 (2 / 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一章:张忠患病 (2 / 7)
        李珊拜道,张辅听后,默默的点了点头。

        在明朝太医院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组织。

        两京均有太医院,下设院使,院判,御医,吏目等官,主要负责是给皇帝和贵族诊病。

        但明代的太医院还不止如此。

        首先在明朝,太医院开始分科,按医术和病理共分为大方脉,小方脉,妇人,疮疡,针灸,眼,口齿,接骨,伤寒,咽喉,金镞,按摩,祝等十三科,每科各设医官,医士,医生各一人,并下设生药库。

        不仅如此,在各府州县内还有专门的惠民药局,边关卫所也有医官,医士和医生,专门为百姓和军队诊治。

        可以说如今明朝的太医院已经有了后世国营综合医院的雏形。

        更神奇的是,在太医院内还可专门培养医学生,先将地方上有一定基础的郎中或者医馆招入太医院,由太医院培训后,再上岗。

        如此使得如今的太医院又成为了明庭的综合医学院。

        可以说如今的大明太医院是一个集教育,培训,医治,惠民的综合性医疗场所。

        只不过如今的太医院已逐渐变质,地方惠民药局已形同虚设,而要想进太医院,也不是医术高明的人才能进的,想进,那得交钱。

        所以如今的太医院早就由一群尸位素餐,行尸走肉占据,虽然也有一部分人有一定的医学能力,医术也高明,但这些人要么只是少数,要么被他人排挤,能存活下来的反而是凤毛麟角。

        反而在地方很多走方郎中,医官,药铺医生水平都比太医院内的御医,医官高明。

        而这些人早就被刘建给盯上,刘建命猎守队在各地注意各种人才,其中就包括这些医术高明的郎中,医官,把他们都弄去南洋,不仅可以给百姓诊治,还可以以此在结合刘建一部分后世知识,发展,改进现代医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