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四回《楚凤斌展才会文擂》 (1 / 4)
说话间,从堂外进来一人。此人年龄二十来岁。头带乌纱,身穿大红,足登朝靴,腰系玉带。面如冠玉,鼻直口正。正是岳阳楚凤斌。
原来,宁州府跟燕云一别。带着楚兴来到应天府。由于今年是格外恩科,正日子是八月十八。这日早上,楚兴见楚凤斌读书劳苦。过几天就要考试,真把身子累坏了可不值。因道:“少爷,书读的太多了也累,也不差这一两天。这是应天府,又是天子脚下,热闹都市。今天又是八月十五。咱们到街上逛一逛,散散心。省的整天憋在屋里。看憋出病来。”说着便拉着楚凤斌出了小店房。
主仆二人到街上一看。买卖商贾,张灯结彩,叫买叫卖,人流不熄。毕竟是大邦首府,又值中秋佳节。菊桂争艳,满城飘香,又非别处可比。楚兴一会儿问这,一会问那。二人说说笑笑,倒也开心。二人随着人群挤来挨去,就见前边数百人围着一个地方。吵吵嚷嚷,议论纷纷。楚兴一时好奇,便拉着楚凤斌挤进人群。就见是座酒楼。这酒楼横匾上写着“醉翁楼”三个大字。左右一副对联。
上联:“酒后高歌,听一曲铁板铜皮,唱大江东去。”
下联:“茶边旧话,看几许星轺露冕,从海上南来。”
这酒楼是应天府最大的酒楼。楼高三层,桌有百张。装饰豪华,酒菜精致。吹啦弹唱,无所不有。是这城中文人雅客,富豪官宦,喜聚之地。今日斗拱飞檐之上红灯彩绸,牵红挂绿,好不气派。二层有一个硕大的飞来窗,上搭着别样的彩棚,串珠为帘。更是显得富贵堂皇,别具风凡。正值中秋,菊花最盛。个色菊花盆圃,争艳默放,花香满楼,更显得富丽堂皇。酒楼前边,是一个广场。在这广场上搭着一个擂台。这擂台高有三尺,十仗见方。四面楼梯,拐角围栏,红毡铺地。上有十几张桌椅板凳。桌上放着文房四宝,纸簽筏札。笔筒里插着个色毛笔。每张桌旁都站着一个小童。个个身着新衣,屏息敛气,不苟言笑。擂台后边立着一副巨大的三扇屏。一大两小,红底金边。中间最大的屏风上写着“会文擂”三个烫金大字。左右一副对联。
上联:善琴善棋善书善画,以会八方才人。
下联:能诗能词能歌能赋,可对四海文生。
擂台东边,搭一个彩色芦棚。里边只有两张桌子。首桌上摆着茶品点心之物。下手是一文桌,上边摆着文房四宝。只有一文墨先生坐在那里。在酒楼西边搭着一个彩棚。绿棚顶,轻纱围边。隐约可见有人晃动。台下奴仆丫鬟,来来往往,伺候之人,不肖繁记。
楚凤斌看罢心道:“这是谁家的喜事,谁家的姑娘,真真好大的气派,好大的口气。”
楚兴自是不懂,只图热闹。悄与旁边的人打听。就听那人道:“一看你就是外地来的。这是兵部尚书金忠金老大人今天把酒楼包下了,是她家的小姐摆的这个擂台。是打擂招亲。总听人说金小姐,不仅长得漂亮。这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没有不会的。敢说是应天府第一才女。也不知道哪个有福的娶了去呢。”楚兴听完,回头笑嘻嘻的道:“公子,这姑娘如果真像他们说的那样。跟您倒是挺般配的。”楚凤斌嗔道:“休得胡说。这种地方,一句话说错,有可能惹来杀身之祸,且不可造次。”楚兴吓得一伸舌头,不再乱闹。只挤着看着。
原这金忠位居当朝首辅大臣,膝下无儿。只有一女,名唤婉晴。今年十八岁。生的脂肤貌美,仙眸颦貌。自幼聪慧,多才多艺。金忠爱如掌珠,自是宠爱有过。已到该聘之年,因身份才华,却难则婿。诸王公辅宦之子孙,无一称心。金忠虽是兵部尚书。家事却不敢独专。只找女儿商议,看可有心仪之人。婉晴虽是女儿家,却不服封建礼教。执意要自己则婿,金忠夫妇虽觉不妥。怎奈女儿心定若铁。只得听婉晴之意。立下会文擂招亲,以品貌才志为则夫标准。虽说不是先例,却也百年难遇。因此轰动应天府。惹得众人皆来观看。都想一见婉晴之才貌。有才无妻者望能娶婉晴为妻。
众人正在观看,就见有一人登上擂台。身着华服,管家打扮。对着周围一抱拳朗声道:“众位暂且压言。”此话一出,擂台之下瞬间安静,个个瞠目伸颈。往擂台上观看。此人又道:“我乃金尚书家大总管,贱名金华。在此见过诸位。感念众位前来捧场。今日尚书大人,在此设擂,只为我家小姐则婿。想来大家也有个耳闻,我家小姐品貌无双。在应天府,乃至天下,都少见少闻。今日则婿,不问出身。以年龄在十七致二十五岁,家中无妻妾者。品貌具佳的男子为第一要求。二,今日则婿,以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为题。此题皆出自小姐之手。拔头筹者,为小姐新婿。众位可曾听清楚么?”金华说完,底下一阵哗闹,议论纷纷。金华又重复一遍。又道:“今日尚书大人,亲自监题。望符合条件者,到东彩棚挂号登台。”
金华说完,转身下了擂台。底下又是一阵骚动。楚兴道:“公子,这人的要求,不是给你一个人定的吗?你也去挂个号,登台吧?”楚凤斌道:“胡闹,看热闹吧。”
此时就见一人登上擂台。手里拿着铜锣。连敲几声。朗声道:“各位,我家姑娘就在二楼彩棚之内。尚书大人也在彩棚坐好。凡有资格者,可到东彩棚挂号打擂。”
一言未了,就见人群一阵骚乱。有高矮胖瘦,黑白丑俊数十人争相往东彩棚下跑。挨个进了彩棚挂号。有的喜气洋洋的出来。有的垂头丧气,往人群中一挤。有一人仰天叹道:“哎!命薄福浅。能若何求啊。”说着摇着头挤进人群。楚兴笑着道:“公子,他们这是怎么了?说出话来这么逗。”楚凤斌道:“想来是大人没看上,不给挂号。”二人正聊着,就见刚刚那人又拿着铜锣上了擂台。敲了几下高声道:“还有没有想标名挂号的?”楚兴一听,赶紧催着楚凤斌报名。楚凤斌不想去。楚兴高声喊道:“这还有一位。”喊完把楚凤斌往外一推。这人一看道:“那就请公子登棚挂号吧。”楚凤斌已然被推了出来。一时无奈,只得低眉垂目洒步进了彩棚。就听有一老者问道:“你叫什么名字?”楚凤斌一施礼道:“岳阳举子楚凤斌。”这人又道:“抬起头来。”楚凤斌道:“请大人恕罪。”说完一抬头。就见正中央坐着一人。五十多岁,威风凛凛。正是兵部尚书金忠。金忠打量半日,方吩咐标名。遂有人带着楚凤斌登上擂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