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曾经流行婚礼“录像”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些年曾经流行婚礼“录像” (1 / 2)
        那些年曾经流行婚礼“录像”

        荆建利

        提起婚礼录像,相信每个人都不陌生,那已经成为现有的民间特有的风俗。婚礼录像兴起于1990年。第一家婚庆公司是在北京。至于郑州具体何时兴起,无从知晓,今天只谈谈我个人经历:

        头次见摄像以为来自电视台

        笔者第一次见到婚礼录像,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那是我路寨的大表哥结婚,请的是婚礼录像摄像师。那可是我首次接受到的新事物,我还惊奇摄像师是不是电视台来的,当时场面很热闹。

        大概是1995年,我陕西的表叔拿来姑奶的生日录像送到我家给我爷爷奶奶看。那时候录像用的是录像带,又厚又大,像个砖头。至于画面音质,要放在今天简直和电视和手机,简直难以置信。

        我二哥看了又看,若有所思。他找来我大哥、三哥:“咱们开个婚庆公司吧。”那样说,竟然也那样斩钉截铁地真的干了起来。

        买回摄像机赚到第一桶金

        三个哥哥到了市里,大概就是花园路和紫金山西北那一带,在哪里买了一台最高端的摄像机松下M9000。回来以后,立刻就有业务了。我三哥的老板结婚,他家是张魏寨的,在环城路(航海路)孙八寨开了一家汽修厂。我二哥扛起摄像机,三哥助理,挣到了第一桶金。

        我二哥曾经在郑密路口,开了一个家电维修店。他的维修技术很高超。那个年代家电坏了,都要进维修店维修,哪里像现在,一过时就直接想着升级换代。七村八乡的人都找他维修家电。所以,他的社会人脉很不错。他一边维修家电,一边推销新出的摄像业务。

        经过不断地努力,生意还真慢慢地做了起来,不光黄岗寺村,三里五村的人很多找他摄像。那些人有的是介绍人,也有新人,或者男方或女方家长。业务必须提前预约,不然到时候很有可能没有机器或者摄像师。那样情况下,婚礼人生大事,就会落下遗憾。为了防止业务“流产”,五一、国庆,逢六,逢九,会收取一定数额定金。

        业务火爆中供不应求

        在那个年代,婚庆店一般都是附带搞业务的。一般是依附在婚纱店、摄影店、鲜花礼品店等临街营业店展开的。至于我哥哥靠着家电维修店展开,也属于很奇特的现象。

        那个年代,摄像师不多,摄像师更是稀缺。每逢“好”好日子,那些商店往往给摄像师的费用往往要比往外出租摄像机的费用高的多。每逢大“好”日子,我家里的三台机器往往不够用。但是客户焦急让给想办法。我哥哥处于无奈,联系电视台的熟人。当客户看到有人扛着专业“CCTV”的摄像机上门服务的时候,高兴的跟个似的。当然这样情况不常有,毕竟出来接“私活”违反“规定”。

        婚礼摄像师很受尊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