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玉帝庙院”的来龙去脉
“玉帝庙院”的来龙去脉
在西三环长江花园对面,帝湖小学附近,兴建了一座庙院。庙院雕梁画栋,飞檐斗拱,金碧辉煌。提起后河卢,过去沟壑纵横,金水河穿过村东。村东南曾有青砖蓝瓦的古庙一座,门前老树参天,郑州**挂牌:市级保护古树。庙宇直到城中村改造前,一直香火鼎盛。村子西南,也有一座庙宇;“玉皇顶”,庙宇修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庙宇重叠,坐北朝南,红砖蓝瓦,外围黄墙,按九宫八卦,三进庭院。庙内神像肃穆,门口香火缭绕,庭院林木挺拔,绿树成荫。玉皇顶后面,有“玉皇大殿”一座,殿宇五脊六兽,朱门红墙,巍峨森然,气势恢宏。庙内供奉着玉皇大帝,道家诸路神祗。庙宇外墙,有石像一座,高两米余,年代久远,文字湮灭。抑或是卢氏先祖卢太公。玉皇大殿殿外屋山上有碑刻,记载着“宋太祖对弈比武芦村河,卢太公退身隐名后河卢”的故事:
提起卢氏先祖卢太公,要上溯到五代大周显德年间,本居金水河上游芦村河,祖籍河北范阳,祖上唐时曾有“一门三公主,四相辅佐”之佳话。青年时和赵匡胤是发小,后来还在一起同僚当官。那时赵匡胤飞扬跋扈,卢太公也是血气方刚。有次两人下棋,赵匡胤连输三局。老赵恼羞成怒,要跟姓卢的刀枪棍棒见高低。卢太公害怕伤了老朋友,让孩子出来配着大人练练把式,只当玩玩。卢公子人精虎猛,哪肯低头认输?小伙子虎头虎脑,伸胳膊,踢腿子,虎虎生威。你来我往,几招下来,赵匡胤被打得皮青脸肿,口歪眼斜。赵匡胤一个就地十八滚,漏网鱼,丧家犬落荒而逃。临走放话:来年称帝,必然血洗芦村河,以报今日之仇。卢太公气得顿足跺脚,娃娃呀,小奴才,这下你可惹大祸啦。
说来也有意思,后来两人都为大周当官为宰了,吃上了老柴家的皇粮。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定都汴梁,国号大宋。食俸禄,忠君事,心里老惦记着先皇老柴家。老卢当不下去官了,窝在家里,闭门不出了,把儿孙叫到跟前,摔铁锅一十八片,耳提面命:皇上不仁,你们当一介平民百姓算了,千万别去招惹他。卢太公居家来到了郑州西南,占卜问卦,定居芦村河,面朝金水河,享受田园之乐。
这事传到赵匡胤耳朵里,我都“杯酒释兵权”了,诸位大臣个个俯首帖耳,偏你不服,必是伺机谋反!随派将官,着羽林军三千,到芦村河请卢太公出山回朝。卢太公宁死不回,钦差把门口匾额都给拆啦。并派兵捉拿当年钦犯卢公子。卢公子沿金水河北逃,身后追兵遍野,杀声连天!逃到后河卢一带。卢公子躲在芦花丛里,跪地拜天,祈愿上苍神明庇佑,今日脱难,来日必当建庙宇,塑金身。那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差点就下雨了,话音刚落,乌云来处,天见亮光。祥云上玉皇大帝显灵了,左右天兵天将,或隐或现。赵匡胤俯伏谢罪,不敢逆天为难卢氏父子。卢太公以天下苍生为念,向朝廷保证,甘为庶民不思谋反,不起刀兵。后来,卢太公带七子十一孙,举家迁到玉皇大帝显圣处后河卢,定居下来,子孙世代繁衍。又修玉皇庙一座,年年进香,岁岁供奉。明代嘉靖,清代乾隆年间,不断修缮扩建。改革开放后,庙宇门前旌旗招展,香火缭绕,吸引着远近的善男信女。后河卢城中村改造后,为了发扬中华精神,传承民俗文化,后河卢重修庙宇,名曰:玉帝庙院。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