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兵火岁月黄岗寺
兵火岁月黄岗寺
郑州西南有个城中村叫黄岗寺。据村中老人说,解放前后,村舍还是寨墙四围。门楼下面有匾额,上书:“黄岗寺寨”四个大字。黄岗寺的古寨墙是土夯寨墙,外围是深寨沟,如同护城河紧绕村落。寨墙在其衬托下,更显得高大壮观。寨楼青砖蓝瓦,寨门门钉排布。战乱期间有寨民日夜把守。寨墙寨沟上世纪80年代还有遗迹。寨沟里经常唱大戏,寨墙寨沟里里聚满了前来看戏的乡民。
村寨离当时县城十五里,扼守西南门户,战略上易守难攻。由于地形复杂,到处沟壑从横。寨墙把村落围得严如铁桶。笔者祖母回忆说:村里经常来这拨那拨的军队安营扎寨。房屋总被无条件强行腾出来驻军。其时周围仅此一大寨,离县城且近,很适合当作兵营、粮仓和军械库。
牌坊街荆氏宗祠前树立的纪念碑讲述着清末寨民支援革命党反清的英雄壮举和日寇疯狂制造“黄岗寺惨案”的滔天罪行以及**军的黄岗寺战斗。
其一,抗清兵,保家园,乡勇义薄云天。旧历辛亥孟冬。武昌起义爆发,民主革命风起云涌,清军节节溃退北逃。清军残部一千余人等,盔斜缨歪,衣甲飘零,逃经黄岗寺。鞍马劳顿,见此大寨,不由欣喜若狂。清军将领一声军令,兵临寨下,立时群寇人欢马叫,声言抢米夺粮。村寨危在旦夕。面对强敌,训练有素的寨民毫不畏惧,将寨围按六十四卦分段,每段各设正副段长各一,统领乡勇十余人,誓与村寨共存亡。寨墙上旌旗招展,锣鼓震天。寨民们抄起家伙:土炮,桑杈,鸟铳,铁叉等农具顽强反抗。敌军荷枪实弹,多次疯狂反扑,仍久攻不下,对峙持续三天三夜,清军迫不得已,另计夜间偷袭。寨内上下人众早有防范,将纷纷爬城军撺刺下去。清军计无所出,望寨兴叹,只得放弃北逃。
其二,陷国难,遭屠戮,惨案血雨腥风。1941年10月,日寇侵中华犯中原。4日郑州沦陷,12日,日军以猛烈的炮火进犯黄岗寺寨。综合有关史料:上有飞机轰炸,下有大炮、机枪射击。村民伤亡57人。日军进村后,将村民集中在西门的奶奶庙外的古树下,周围架起4挺机枪,从中挑出11人,押送到村北齐礼阎村的一间草房屋里,纵火烧死,共烧毁房屋1776间。村中徐老四之妻曾目睹一孩童被日寇剖腹割耳于西寨门洞内。这就是日寇制造的“黄岗寺惨案”。
其三,斩寇仇,收山河,战斗血肉横飞。迫于作战形式需要,**将领孙桐萱主张放弃郑州,师长贺粹之奉命把81师转移黄岗寺一带。31日,敌军以主力对其进攻。据史料记载:日寇开始以飞机轰炸和炮击,掩护其步兵数千人向81师猛攻。但在中国守军强大火力网前,日寇被多次击退,直至黄昏才接近阵地前沿,约数百名敌人强攻进入寨内,贺粹之亲率手枪连赴前线督战,突入寨内,把其尽数歼灭。并在黄岗寺北门外当场击毙日寇大佐小林联队长及其以下官兵300余名。次夜,第3集团军全线发动反击,日军溃退。20师60团收复郑州。**军称其“黄岗寺大捷”。
黄岗寺寨故事很多,有待考究。笔者所知甚少,仅记二三事以飨读者。黄岗寺的古寨墙随着时代和村舍变迁,已不复存在,诚为可叹。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