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二七区小李庄关帝庙的传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郑州二七区小李庄关帝庙的传说
  郑州二七区小李庄关帝庙的传说

  郑州大学路和政通路一带,有一个城中村小李庄。小李庄的祖辈也是来自明末清初的**县大槐树底下的移民。小李庄曾有关帝庙一座。抗战结束后,这里有个关帝庙小学,很有名气。二七区政府、二七区法院所在地均在这里,成就了小李庄的郑州名村地位。

  关帝庙是明朝嘉靖年间席郡马的一个花园。也不知道席郡马娶了哪家一个郡主,他们曾经在小李庄过着十分安乐祥和的日子。席郡马夫妇也不知道因为啥原因,可能因为宦海沉浮,仕途艰难,及早就下世了。这个花园长时间没有人管理,一下子变得荒芜起来。

  附近村镇有几个市井无赖,平时吃喝懒做,游手好闲,干尽了坏事。起初小李庄人一忍再忍,给足了这些家伙面子,可是他们不知进退,得寸进尺,竟然干干起了劫掠民财杀人越货的勾当。村中有人几次报官,知州得到了坏蛋们的好处费,一律置之不理。小李庄几个老头眼睁睁看着这些亡命之徒逍遥法外,十分气愤,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大家想了很长时间,结果还是没个好办法。

  有个老头握紧拳头说:“既然官府不管,咱们自己动手把这些家伙除了吧。”这几个老头就在郡马的花园设了宴席,请了这群平时习惯伸手不要脸的家伙。宴席中泼皮无赖酒饱饭足,酩酊大醉,东倒西歪,丑态百出。最后一个个像死猪一样倒在地上,昏睡不醒。他们梦里还以为别人把自己当祖宗敬着呢。老头们开始行动,精神头赶上了小伙子。他们把泼皮无赖们像死狗一样拖到花园的浇花井边,一个个丢了下去。为了达到掩人耳目,几个老头还在浇花井上修了一个庙宇,叫做关帝庙。因为关公义薄云天,一身正气,不会偏袒恶人。虽然修的是小型关帝庙,但是有了关公的塑像在此,一定能够镇压得住邪祟。

  这是小李庄关帝庙的起源之说,另外还有关公显圣的传说。

  小李庄的关帝庙总是让人体会到关公的有求必应。农人们靠天吃饭,总是希望风调雨顺,关公很讲义气,不管多远,都会及时赶去解决旱情。有一年,关帝庙的关公得到感应,远在几千里外的云南发生了旱灾,要关公过去帮忙救灾。关公慧眼一横,就知道那边情况紧急,刻不容缓,立刻行动。旱灾立刻解决了。这是云南的乡民从做生意郑州请来的关公塑像,请来了就不想让走了,为此也盖了关帝庙。塑像就放在了那座庙里。云南的乡民们烧香拜关公,从此年年风调雨顺。

  关公还是个仗义疏财的大英雄。有个郑州人,到云南做生意,谁知道运气不好,赔了本,没钱回家。流落他乡。这天,正逢上腊月三十。这个生意人来到了关帝庙,赶上天黑,也没钱住店,眼前又有一个关帝庙。生意人看到关公就像看到财神,看到自己亲人,当晚就住下来了。睡思昏沉中,梦见了关公。关公说着河南话,就像是个老乡。关公说:“是不是想回家了?”生意人连忙“是!”可是手里没有一文钱。关公知道了他的情况说:“这样吧,你抓住我的马尾巴,别睁开眼!”生意人一看关公帮忙,自然错不了。只见关公穿着蓑衣,骑着赤兔,英姿飒爽,神采飘逸。生意人闭眼中感到身子轻飘飘,脚下软绵绵的,就像腾云驾雾。生意人感觉就像现在人睡了长途客车卧铺,舒服极了。

  大年初一这一天,天还不亮,小李庄附近的乡民赶来进庙烧香,看到锁着的庙门里竟然躺这一个人,还是个生意打扮的客商。人们赶紧把生意人叫醒,问他这是什么情况。生意人就把关公显圣从云南救他回郑州的事情说了一遍。从此,“关公显圣云南回郑州”的故事开始流传开来。附近的村庄齐礼阎、孙八寨、路寨、东耿河等村的人纷纷前来捐资修庙。清代乾隆丙午年间重修关帝庙大殿,内有关帝大殿神像,另有侍从泥像分排两侧。并修有卷棚山门、厢房、红黄马等。山门前两旁立着两个大石狮子,山门墙上镶有两块石碑,刻着各村群众捐资数目。同时还修有葛仙殿、火神殿、灶君殿、虫王殿,庙东角修建两层尖顶魁星楼,庙门前盖有大戏楼。当时庙周遭占地五六亩。关帝庙缘起传说和关帝显圣的传说在这里长久流传。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