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二章 拜访墨门 (1 / 2)
第一百零三章拜访墨门
第二天,得了大假的龙天涯就前往墨门。来秦国这么久后自己一直没有去见他们,想起当初在赵国向他们保证到了秦国后会照顾他们,但现在什么忙也没帮,龙天涯的脸上就火辣辣的。
庄襄王赐给严平他们的府宅在闹市区,离乌家还是有点远的。没办法,谁让墨门要开馆收徒呢,要是太偏僻就没人注意的到了。这有点像后世的商店,都要抢占黄金地段,好让客流量更多。
策马来到墨门府前,门卫见是龙天涯前来,热情的把他引到客厅,然后去请严平和元宗了。
不一会,内轩就传来元宗爽朗的大笑声,[龙兄总算想起我这个朋友了。]严平和元宗从内转了出来,来到了龙天涯所在的大厅。
龙天涯起身相迎,笑道[元兄这个朋友小弟可没忘,只是最近事忙,脱不开身。直到今天才有空前来,望矩子和元兄见谅。]
严平笑道[太傅能来是我墨门的荣幸,岂有怪罪之礼,太傅请坐。]
三人坐下,龙天涯问道[不知元兄和矩子最近在忙些什么?]本来这是很冒昧的问题,但龙天涯并没有把他们当外人,所以也直言无讳的问了出来。
严平叹了一口气道[我和元兄正在修改我墨门思想,可是进展不大。]
元宗也苦笑道[修改一种思想岂是那么容易,现在墨门还没有统一,不然聚集我墨门精英还会比较容易一点。龙兄学识一向渊博,当初在破庙里你可是对我墨家思想做过许多评论的,龙兄可否说说我墨家该如何改革?]
严平也投以希冀的目光,他现在也极需外人来评论墨家思想,这样才能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因为每一个人看待事物的态度和观点都是不一样的。墨者学习墨家思想日久,思维已经被局限在墨家思想中了,要他们改革谈何容易。
兼爱”是墨家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墨子》一书中记述墨子思想的重要文章,除《兼爱》外,还有《非攻》《尚贤》《尚同》《节葬》《节用》《天志》《明鬼》《非乐》《非命》《非儒》等命题。尽管墨子的主张名目繁多,但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为推行他的兼爱学说而创造条件。俞樾曾说过,墨子唯兼爱,是以尚同;唯尚同,是以非攻;唯非攻,是以讲求备御之法。这段话道出了墨子思想的要义。
任何思想的产生都是现实在意识中的反映,墨子“兼爱”学说的出现亦是如此。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仍,而且规模越来越大,给人民生活带来巨大的灾难。小生产者由于其经济地位脆弱,政治地位低下,更是吃尽了苦头。老百姓过的日子是“居处之不安,食饮之不时,饥饱之不节”。墨子观察当时产生各种社会乱象时认为,造成社会、政治混乱状态的原因,是人“自爱”而不兼爱:“乱自何起?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以乱也。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以自利。兄自利也,不爱弟,故亏弟以自利。君自利也,不爱臣,故亏臣以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盗爱其室,不爱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以利其身。此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自大夫之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兼爱上》)又说:“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傲贱,诈必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兼爱中》)
墨子在找出了社会弊病的乱源之后,发现“国与国之相攻,家与家之相篡,人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非攻》)等等丑恶现象,都是“天下之人皆不相爱”的缘故。他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就是“兼爱”。“兼相爱,交相利”便是改变这种状况的妙方。具体说来,就是要求君主“视人之国若视其国”,家主“视人之家若视其家”,每个人“视人之身若视其身”(《非攻》),这样就能实现墨子所向往的“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非攻》)的太平世界。墨子的全部学说都是围绕他的“兼爱”思想服务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非攻》是《兼爱》思想的反证和延伸,是《兼爱》的姊妹篇。其余各篇,基本上是围绕如何实行“兼爱”而提出的各种主张。
综上所述,可见,墨子所谓“兼爱”,意思是整体的爱、平等的爱,即是说人与人相爱,不能有人己、亲疏的区别。在社会政治中,无论为尊长者,还是为卑贱者,甚至“盗贼”之人,都有平等的身份,同为爱的主体和受体,有自爱的权利,也有
兼爱他人的义务。人如果仅仅实现自爱的权利,而忽视兼爱他人的义务和责任,就会造成社会、政治的紊乱失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