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六章 整顿 (1 / 2)
正当群臣们以为事情就此完结,应该可以散朝了的时候,却听到崇祯忽然说道:“着贪腐案件谈完了,咱们再来谈谈这税收的问题。”
听到这话,所有官员不由得都傻了:这不是已经成立了税务衙门了吗,怎么还要说税的事情,这是要对咱们赶尽杀绝啊。
在大明,秀才身份就已初步迈入“士”这个阶层,虽然只是最低等的功名,按大明的律法,秀才就已经享有初步的特权。例如:见官不败,享受徭役减免。
而且明朝从来就没有说,只要当官,所有田产赋税全免,根本没有这样的事情。都是根据品级有限额的。只不过,大多数情况下,这个限额是个摆设。特别是到明末的时候,这种情况就更是严重。
至于商税更是因为江南地区东林党的作祟,现在收上来的税恐怕只有70%左右,农税就别提了这气候底层老百姓能活着就不错了,还想着收税,开什么玩笑。
没见孙承宗来奏折说“:辽地千里,已弃掷七年,今欲尺寸收复,惟在辽民实辽地。民有力者听其自垦,无力者酌借屯本为资,俟秋成征还。地分三等:其近城处泉甘土沃为上,则三年起科;稍远而瘠为中,则五年起科;至于穷边沙鹵之场为下,永不起科。部复允行。”
瞧瞧这都把情况说的这么惨了,崇祯还能不答应,况且孙承宗是自己派过去的辽东经略,全权负责辽东对建奴战事可便宜行事,自己能不支持吗?
但是农税指望不上,那这不就得指望那帮商人和大地主嘛,不然以后朝廷吃啥,喝啥,不过崇祯决定还是先往严重里说,下下他们。
于是崇祯一清嗓子继续说道:“朕翻阅这史书发现了一个规律,这把老百姓放在心里的朝代往往就很太平,而这鱼肉百姓的朝代很快就会被推翻。
通过晋商谋逆案、黄立极的贪腐案还有这田仰言和成国公之流的倒卖军用物资,这富者呢满身绫罗,穷者连活着都是个问题,更别提其他的了,朕发现这大明朝已经有些朝代末期的意思了。
而且现在,不管是地方还是朝堂上,无论文官还是武将,真正按照免税田亩数交赋税的,有几个人,全都虚报免税田亩,把该交税都归为免税,以此躲避赋税。”
对此,所有官员都是心知肚明,也没法反对。
“还有些朝廷官员,视朝廷赋税于私有之物,用朝廷的赋税来博取自己爱民的官声,竟然说出赋税爱交不交的话,简直是岂有此理。”
崇祯站起来走到群臣门的中间,看着刑部侍郎霍维华问道:“不知霍爱卿,你家中有地多少,每年除了免除的部分外,还有上交的吗,另外你的家人中可有以你的名义经商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