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五章 ‘财可通神’新解 (1 / 5)
如何干预?
杨皓想了一会,说:“我与你说铜钱,主要是想举例说明,同样的东西,以不同目光看待,就可能得到截然不同的结论。”
李承乾忙说:“乾能理会六郎话中深意。”
只是他从杨皓话中,似乎隐约清楚了点治国之道。那与钱有关,很重要。只是他仍未能勘破其中关窍。
杨皓说:“你若真想知道……叫四个护卫进来,皓与你示范一二,主观思考与客观思考的差异。”
被叫进来的四个护卫,分别姓胡、钱、何、马。
杨皓给他们分派任务:“四位护卫,分别充当士、农、工、商。乾小郎君代表官府。而皓则充当外国商人。”
又指着案上的铜钱:“这些钱一共二十文。外国商人,带着十文钱来了大唐沿海。而官府中有五文钱。商贾手中有三文钱,士是在关中,手中有两文钱。工是做文房四宝的,他做好了一支笔。而农种出了五斤粮。”
他将钱分配好了,然后又说:“现在,商贾用两文钱自工手中买来了笔。
说着,他将马护卫手中取了两文钱,交给的何护卫,也将他的笔,交给了马护卫。
又说:“商买来了笔,但他不是自己用。他要带到关中卖。要用到笔的,是关中的士。
“不过士手中的钱,只有两文钱。而商买笔本就是用两文钱买来的,在路途中要花费,还要承担匪盗、疾病的风险。若仍按两文钱卖掉,那他就会亏本。
“所以笔必须要高于两文钱卖出,不然就是亏本。偏偏士手中只有两文钱,那怎么办?”
他没有马上解答。而是说:“这时工得了工钱,他想做砚。却又觉得自己在开采石料时,太费时间,也太危险,却想不到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士是办法最多的,所以他找到了士,请他帮忙想办法。用一文钱酬谢他。于是士就有了三文钱。”
然后他拿了笔,和胡护卫手中的三文钱和马护卫的笔交换。这个时候工还有一文钱,他需要吃饭,商也要吃饭。说两人都花一文钱跟农买粮……农得了钱,他的田地就那么多但是想产出更高,这就要新工具和更好种田技术。新工具,工不会做,农也没个头绪,就只好找士来设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