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读《活着》
我从来对长篇是少有耐性看完的,当然短篇也是。但《活着》,却是我在一个沉重的阴天沉重地一口气读完的,没有停歇。
故事的开头便引起我读下去的欲望。以收集民间歌谣为职业的“我”在乡下惬意的生活使我何等羡慕,接着,犁地的一个老人一头老牛,老人吆喝着老牛,还唱着“皇帝招我做女婿,路远迢迢我不去”,故事在看似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展开,然而它才刚刚开始。
故事以老人给“我”讲述他的一生开始,他叫徐福贵,年轻的时候吃喝嫖赌,败光了祖宗留下的基业,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因外出给母亲抓药被**抓去当壮丁,死里逃生,回到家中时母亲已故,女儿变哑。接着,便是一个接一个的悲剧,身边的人相继死亡,最后,剩下了女儿与歪头女婿的孩子,可孩子…当时条件艰苦,好不容易给孩子煮了豆子,却被豆子噎死了,处处沉重,处处悲痛,我每每读到一个人的离去,都忍不住吸一口气,凤霞的善良勤奋,有庆的热爱倔强,家珍对家庭的无私奉献,春生在战场中的聪慧,这一个个让我如此喜欢的人,每一个都走了,无一例外,无一剩余。
余华说:“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徐福贵从玩世不恭到成熟稳重,为活着本身而活着。我难以想象,一个老人,在一个田边,对另一个人把这些事缓缓道来,在讲述经历的间歇,我看不到老人的痛苦,似乎这只是一个故事,就这样,淡淡地说给别人听,不为表达悲伤,甚至带着幸福,在他的话中,他身边的人都那么可爱。
余华在自序中这样说:“《活着》还讲述了眼泪的宽广和丰富,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可我细细回想,我的眼泪从来不是宽广和丰富的,它或是悲伤的,痛苦的,有时也是感动的,可这种感动背后带给我的又是循环的悲伤,就这样不停地循环,重叠,再生。可关于绝望,我讨厌这个词,似乎…似乎像把一切的阳光,希望及所有美好的事物一刹那见从天堂推到地狱,上一秒山水之间,云雾缭绕,下一秒无尽黑暗,妖魔鬼怪。所以我从不把绝望这个词用在我的生活里,因为它太沉重,我承担不起,或许你也是,我们都是。
“《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的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因为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他们活着时一起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死去时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读完后,我存着一丝侥幸,尽管我可能无法承受这么多永生的磨难,尽管我可能无法做到徐福贵淡然地讲述着这一切,尽管我的眼泪不宽广、不丰富,可我相信绝望的不存在,相信我和命运之间的友情,相信活着的理由,目前,我或许只达到了一半的一半,甚至连这点小小的比例都不占有,可我相信,相信便存在缝隙,相信便存在从缝隙中渗出的一点光!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