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八章 锦囊三问 (2 / 3)
但实际上辣椒花椒太多常人根本无法忍受,即使是灾民也不会吃,如果灾民没喝粥,只有少数人喝了,
那么这些很可能就是奸细,而同时还能得知,城内有敌人的内应”。
写完之后,朱文栩第一个上交,孙公公大喜,毕竟这么快有人交卷,说明很有可能回答出了问题,
那他应该就是能满足当今圣上要求的人,自己的任务也就能完成。看了看答卷,为了不影响另外两位学子,孙公公面不改色的将答卷收好,然后让朱文栩等着。
此刻香才烧了不足三分之一,时间很快,一炷香的时间已到。孙乐清和伍元胜也勉强交了答卷。不过二人都只答出前两道题。
孙公公看了会后,问道,朱文栩,你先来说说第一题为什么是14石。
朱文栩上前道:“由于一次运不完所有的粮,所以要考虑回程吃粮的消耗,显然回程的距离最少,才能运到最多的粮食。起点出发,运50石到2里处,吃了2石,
回程接着运粮要吃2石,再将另外50石运到距起点2里处,吃2石。分析得出,在运不完所有粮食前,每走2里要吃6石粮食。
100/6≈18,需要这样走18里,一共消耗了6*9=54石粮食,接着,运剩下的46石粮食,路程50-18里,每2里消耗2石,即为最多能运到前线的粮食数为46减去32
的14石。
孙乐清的回答也差不多,答案也是14石,不过伍元胜的答案的相差较大,写的是25石,其错漏返程消耗,第二题就相对简单些,所以三人的回答都顺利。
针对这个结果孙公公是颇为满意,尽管三人中只有一人全部答出,毕竟也能够理解,如果三人都能答出,岂不是说明这问题太过简单,让皇上脸上无光。
之后孙公公宣布排名,朱文栩第一,孙乐清第二,伍元胜第三,三人可在一月之内进京,如果仍有心参加9月秋闱,可在秋闱之后五日内进京。
“学生、谨记在心,定会准时进京”。接近傍晚时分,诗会大赛才全部完成,部分执事官已在对各学子情况进行详细登记留档报备,此次45人名单中,
有举人功名者24人,秀才功名者17人,童生4人,除朱文栩外,其他三名童生直接晋级秀才,同样可参与今年9月科考。
其他三人此刻已跟随众大人乘坐画舫,在湘江上游览。学政周世清、监考官孙公公等一众官员围坐一团,足见对几位新晋才子的重视。
宴席开始,周世清开口道:“此次诗词大赛,孙公公不远千里奔波,劳苦功高,因此我建议第一杯酒敬孙公公,说完众人一饮而尽;第二杯酒,敬诸位同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