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千古绝对 (3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六章 千古绝对 (3 / 3)
        只见朱文栩不慌不忙,不卑不亢道:“诸位大人,容禀,因前面几个楹联花费时间较多,在执事官敲响铜锣时,学生才匆忙作答,因此写的

        有点随意,但是核心思想已体现”。

        诸位请看,此上联为:一二三四五六七,说明忘记八,简称王八,下联为孝悌忠信礼义廉,礼义廉耻,无耻”。众人听闻,也是恍然大悟,

        朱文栩继续解释道:“此联有一个小故事,话说在三番乱国时期,有一王姓宰相投降于敌,不思报国,忘恩负义、口碑非常不好,年老时退隐家乡,还恬不知耻的为自己建造

        一座生祠,招徕许多宾客住宿,好不热闹,众人摄于其权势,不敢当面讥讽。因此第二日早上,那座生祠的客堂上挂了一块匾额,上题“三朝元老”,对联是:一二三四五六七,

        孝悌忠信礼义廉,王姓宰相十分奇怪,不知是何人挂上去的。后问道于人,才知这副对联的含义,上联正好隐含“忘八”,即王八的谐音,下联则隐含无耻。王姓宰相得知真相

        后,气的吐血而亡”,像这种叛国之人,正是个无耻的王八。

        众人听闻恍然大悟,原来这对联竟还有这个小典故,原以为这对联,乃是一副赞誉联,毕竟横批的“三朝元老”给人不小迷惑,没成想确实暗讽联。

        另外一个进入观察者的解答则正好相反,说是有一孩童,从小天资聪颖,尊师重道,兄友弟恭,后经商有道,诚实守信,义薄云天,攒的丰厚家财,且为人乐善好施,寿至古稀之年,历经三朝,上联的一二三四五六七,乃是其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所做之举。

        经几位大人讨论,觉得后者回答过于牵强,毕竟三朝元老的横幅并不能说是历经三朝而未为官。知府对那学子道:“你的回答虽有些牵强,但

        我等商量后,打算再给你一个机会,不知你当前可有功名在身”

        “学生目前只是一秀才,欲在金秋一展身手”

        “哈哈,口气不小,我出一上联:童子看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连在原有基础之上进行改写拓展,难度不小,内含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是由我们日常的十个数字所组成,而这十个数字是最基本的可以组成任何数字的合集。上联中,童子看橡也是只懂得最基础的十个字而已,想要对出下联必须要找出可以与之相对应的十字之数。

        其余众人听完,觉得此联难度不逊于之前,盏茶功夫之后,这学子高兴的拱手行礼道,学生已对出下联,请诸位大人指正。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