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章 谒见酸枣三巨头 (1 / 4)
黄巾造反是光和末年,也就是公元184年。当时张角三兄弟登高一呼,天下皆反。然而呼声如此之高的农民起义却在短短不到一年就被镇压。这或许与张角病死有关,但更多的,李墨认为和农民起义的局限性有直接关联。
他们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取,没有明确而坚定的纲领,小农意识强烈。最主要的是领导阶层本身的局限和狭隘,阻碍了农民起义的成功。
李墨认为张角不失为一个英雄人物。只是这人也是个投机倒把的机会主义者。他借着太平要术的名头,四处招摇撞骗,蛊惑人心,聚拢了一批人,而后趁机拉人头,扩大规模,开始组建势力。
他们的口号喊得很响亮,可终究只是一个口号。终究张角还是为了一己之私毁了起义。或许早期他也想真正的改变这个世界,但是他自从成为了太平道的领袖之后,似乎便忘记了自己原本的身份和初衷,他变得和那些封建统治者一般无二。他背弃了黎民,背弃了革命。他成为了他本要想推翻的那群人。他必败无疑。
黄巾起义后,天下响应。大汉十三州有一大半都卷入其中。等到张角死亡,张宝张梁被镇压后,黄巾的脊梁被斩断。余下的化作流民贼寇,或雄霸一方,或四处逃窜,一时间难以除尽。
李墨从这些日子的经历判断,更多的是那些人真的活不下去了,才会跟着黄巾,跟着那仅有的一丝希望,虽然只是口号,虽然希望很渺茫。但是它就是一丝希望,不是吗?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说:“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版恒产权,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乃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若是黎民耕者有其田,老幼皆有所依,谁愿意跟着一个只会开空头支票的造反派?若真如此,李大的孙孙就不会因饥寒交迫,急病而死。李大也不会被杀害。丫丫,那个天真浪漫的小丫头也不会被贼寇杀害。
每每想到这里,李墨的心里始终宛如堵着一块巨石,让他寝食难安!
“于毒,你终于来了!你可知,我就在此等着你!”李墨神色狰狞,眼圈泛红,声音冰冷,像是从万年寒冰里蹦出来的字眼,让他身边那公子哥都不禁打了个寒颤。郭嘉知晓事情缘由,也是一脸愤慨。
虽然杀害丫丫和李大的元凶已经伏诛,但是李墨总感觉有一股子怨气。他即将要把这些怨气撒在于毒的身上。他将第一次真正的在这汉末时代,冲破禁锢自身的牢笼。
“子书!如何施为?”典韦沉声问道。
“奉孝以为如何?”李墨没有回答,反而笑着问起了郭嘉。
“贼寇略城,非战阵不能敌。当去拜访酸枣县令,再作打算!”郭嘉此刻左手抚剑柄,右手放于腹部,似有成竹在胸。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