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一章 初到巴蜀 (1 / 8)
巴蜀
南至播州,北达陕西汉中,地域宽广,由于两地毗邻,东部为巴,西部为蜀,二地交往频繁,在文化上相互渗透、相互影响而存在诸多方面的相似。向来有“巴有将,蜀有相”之称。
踏入巴蜀之地,雄奇灵秀的巴山蜀水让人倍感舒适。这里的风土人情曾拨动过无数文人骚客的心弦,让人流年忘返。
蜀地山川毓秀,人杰地灵,进入合州城,便能感受到那种迎面而来的繁华气息,红墙绿瓦的建筑物颇为壮观,三面江河通达。因此,此地聚集商人居多,是聚集南来北往的海上贸易之地。
冉琎与冉璞进入合州城,直接住进一间客栈。或许是从滋州一路赶来,半路没有耽搁行程,兄弟二人略显疲惫,在客栈早早歇息。
次日一早,冉琎与冉璞并未直接去余玠府上拜访。虽说来之前杨文已告知二位,早已向余玠大人推荐他们,冉琎与冉璞商量,先到余大人的招贤馆去看看。
在客栈老板的引路下,俩人来到招贤馆,刚进入馆内,便闻声鼎沸,馆中央有一个大厅,厅堂上往来之人均多,来者均是各地有才之士,厅内皆是辩论之声。后院一个宽敞的院子,是为远到而来的学士准备的住宿。
冉琎与冉璞坐到靠墙的一张空桌前,毫不起眼地坐在那里听取各自的建议。
自打余玠广开门路,招贤纳士,设招贤馆集众思,广纳贤才,此处便是热闹非凡,每天都有不同的人进出,自然有不同的建议。
余玠每日会派侍卫来收取各自呈上的谏表,可始终没有得当的防御之策。
甚至有人在招贤馆狂言道:“如今蒙古军撤军北归,早已对南有宋了忌惮之心,何须还要什么防御之策?”
这样的说法当然遭到一些人的反驳,所以招贤馆每日都是人声鼎沸,偶尔还会有意见不合就开始口舌大战,文人吵架一般不动武,也不讲“理”字,全凭一个“论”字,咬文爵字,甚至还把“朱程理学”搬出来,没点学问的还听不懂。
一连几日,冉琎与冉璞坐在馆里听取各方意见,却从不吭声,闭口不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