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子非鱼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四章 子非鱼 (2 / 3)
        杜牧之是集贤书院的掌门师兄,书院的一应大小庶务都交由他来操办,柳子厚从不过问。

        集贤书院建在终南山深处的圭峰之下,是砖木结构三进三出的院落,系前朝敕建的行宫别馆,距今已有百年的历史。集贤书院虽规模不大,但整体俊美,庄重大方,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舒展而不张扬,古朴确有活力。书院门前南梦溪萦绕,院后是茂林修竹,院前遍植梅、兰、菊及各色芳草。书院环境优雅,古色古香。

        书院远离村镇,取幽静淡淡泊之意,砍柴、跳水、做饭、种菜都是学子的必修课,一则体察民生艰苦,二则磨练心性。

        入院第二日清晨用完早饭,薛昱珩正打算去学堂上课,却被杜牧之拦下,吩咐道:“厨房柴火快用尽了,你去砍十担柴回来!”,语气决绝,丝毫没有商量的余地。

        其他师兄弟听得如此安排,亦觉诧异,寻常遣人砍柴,不过两、三担罢了,一口气砍十担柴,自是幸苦异常,于是私下议论,杜牧之与薛昱珩应是前仇。

        薛昱珩虽知杜牧之是为难他,但为了这等小事起了纷争,自己初来乍到,未必占得什么好处,自小在薛府忍辱负重惯了,这点小刁难,自然不以为意,于是二话不说就应下了砍柴的活儿。

        当杜牧之和其他师兄弟在学堂听课时,薛昱珩只身一人在山岭中砍柴、挑柴,忙得满头大汗,待十担柴挑完的时候,已是接近晚饭之时,薛昱珩身量本就单薄,虽是庶子,毕竟是薛府的少爷,打小也未曾作过粗活,今日劳累异常,简单扒了几口晚饭,就早早歇下了。

        第三日清晨,杜牧之又命薛昱珩去担水,将院中十口大缸担满,薛昱珩依旧忍让,不曾反驳一句,又忙活了大半天方才将水缸装满。其他师兄弟虽有不忍,但与薛昱珩皆无私交,自不肯为他这个新人,得罪杜牧之。

        第四日,杜牧之又给薛昱珩派了活儿,清洗所有床单被褥,薛昱珩默默领受,一日无休。师兄弟私下议论的风向逐渐有了变化,看薛昱珩笑话的少了,同情或为他抱不平的热人多了,但未有敢明言者。

        第五日,杜牧之又不准薛昱珩去学堂,命他去山下采办物资,薛昱珩本欲受命。正在此时,人群中走出一身材魁梧的大汉,高声呵斥道:“杜牧之,你莫要欺人太甚!薛师弟与我们都是一心求学而来,不是来担柴、挑水的!”。说话之人名曰林质愚,质愚人如其名,资质愚钝,但品性纯善,最爱打抱不平,林质愚是这拨学子中入门最早,学习最久的,虽刻苦勤奋,但天资有限,前几次科举都名落孙山,因此一直在集贤书院苦读,柳子厚时常鼓励他勤能补拙,不要气馁。

        杜牧之虽是掌门师兄,但毕竟是林质愚的后辈,故而不敢拿大,狡辩道:“林师兄误会了,新入门的师弟打理杂务本是书院的传统,也是磨练心性之意”,杜牧之说得冠冕堂皇,滴水不漏。

        林质愚平生最恨这种巧言令色的虚伪言辞,驳斥道:“是你在书院呆得久,还是我在书院呆得久?打理杂务自是旧例,可我问你何曾有人担柴十担,挑水十缸的,有本事你来示范一二,我便在无二话!”,林质愚话糙理不糙,直接戳穿了杜牧之道貌岸然。

        杜牧之为难薛昱珩太过明显,此时人群窃窃私语,对杜牧之指指点点,杜牧之显然落了下风。

        薛昱珩见事情已经明了,自己遭受的不公已得到伸张,于是借坡下驴,假意劝解林质愚道:“林师兄,我想掌门师兄只是一时失察,安排不周而已,并非有意针对~”,薛昱珩说得极为圆滑,表面上替杜牧之解围,暗地里又间接承认了被不公对待的事实。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