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李世民慧眼识英 梁一鸣纵论大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 李世民慧眼识英 梁一鸣纵论大势
  话说梁一鸣自与道人遇后,道人将平生所学悉数教与梁一鸣,所以他现在已有通神之力,可知过去、现在、未来,但仍是皮肉之身,并未获仙体。孙茹水现在还不知道。等孙茹水睁开眼一望,只见远处殿宇巍峨,四周树木苍翠,道路宽阔,街上行人不分男女老幼皆宽衣长袍,孙茹水转身对梁一鸣说:“一鸣,这是在哪?”梁一鸣笑道:“这时在长安。现在是隋末,方今天下扰扰,隋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乱世当有英雄出,咱俩在这会遇到真天子。”孙茹水被梁一鸣这么一说,有点听入迷了。这时梁一鸣从口袋里掏出那两个玉佩,一个给孙茹水挂上,一个给自己挂上。孙茹水说:“这不是之前在山洞里捡的那个吗?戴它有什么用。”梁一鸣笑道:“此为神物,必有神功。你戴上它可逢凶化吉,遇难成祥。这次来长安,非比往昔。乱世不太平,死人是经常事,要有备无患。”孙茹水点了点头。两人结伴而行。因为他俩都穿得现代人的衣服,所以同路者无不侧目。等到市中心更是被围的水泄不通。孙茹水见状,不觉有些害怕。她紧紧拽着梁一鸣,头也靠的更紧。这时梁一鸣感觉仿佛恋爱了。看着孙茹水娇羞的面容,心中早就下定了同生共死的决心。梁一鸣说:“茹水,别怕,有我呢!”话音刚落,只见远处一大队人马急急而来。

  人群随之散开,梁一鸣定睛一瞧,只见冲在最前面的是一个彪形大汉,顶盔挂甲,手中拿着一把钢刀。孙茹水哪见过这阵势,死死抓住梁一鸣。这时大队人马停了下来,刚才那位彪形大汉退后,请出一位公子。你道这公子怎生打扮。只见他一身红袍,金盔金甲,眉宇间有一股英豪之气。正是“真天子百灵相助,大将军八面威风。”梁一鸣上前施礼道:“今吾二人初来乍到,多有冒犯,还望见谅。”只见这位公子从马上跳下,也上前施礼道:“看二位打扮非我中原人士,敢问二位从何而来,又将至于何方?”梁一鸣道:“我二人无所来,亦无所去。”公子见如此说,又笑道:“人之相交,首在推诚,先生何必如此。我观二位气宇轩昂,何不随我觐见我父王,以成王霸之业。”大家可能有点奇怪,梁一鸣和孙茹水不就是平常人吗?怎么又不寻常了呢?原来梁一鸣早已通灵,自是非常之士。孙茹水虽为通灵,只因她戴着玉佩,所以也非同寻常。梁一鸣早知有此一遇,所以也不推辞,众人相拥而去。

  你道这公子是谁?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秦王李世民。今天也巧了,这好李世民要回宫,不想在路上遇到了他俩。这就叫无巧不成书。单说梁一鸣和孙茹水这一路走来,但见殿宇巍峨,其富丽堂皇早已超出他们的想象。梁一鸣心想:“这真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李世民直接将他们带进李渊的府邸。通报后,宫人宣进。李世民携二人而入。他们直接进入了李渊的书房。梁一鸣定睛一瞧,只见眼前这人体态魁梧,气宇非凡,果然有帝王气象。主宾寒暄过后,李渊说道:“犬子今日将先生引荐于我,实天赞我也。今天子昏聩,奸臣当道,民不聊生,吾辈当为民请命。而今群雄并起,海内鼎沸,生民涂炭,百业荒废,吾愿一统寰宇,让百姓安居乐业。此为吾等大有为之秋,望先生不吝赐教!”

  梁一鸣见此,忙说道:“久闻唐王大名,今幸得相见,实三生有幸。秦王少年才俊,豁达类高祖,英武类光武,而今天下扰扰,非高光之才不能定也。今有秦王,实我大唐之幸,亦为我生民之福。鄙人才疏学浅、孤陋寡闻,承蒙不弃,愿以一二论之。吾以为,五百年当有王者兴。昔周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而成春秋战国。五百年而归于汉。晋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而成南北朝,又经大隋,迄今亦五百年矣。今吾王仗大义,举大旗,为万民请命,亦当早登大宝,使万民有所旨归,以慰天下之嗷嗷也。又,吾王兴义兵,当以爱民为本。此亦汉高祖入关中约法三章之故技也。又,吾王今据关中,四面受敌。金城有薛举、薛仁杲父子,河西有李轨,代北有刘武周。此三者,肘腋之患。一日不除,吾王寝不安席。又,中原有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徐圆朗、高开道,此亦劲敌也。又,江南有杜伏威,漠北有梁师都、颉利可汗,此亦不可不虑也。故依臣愚见,当先定关中,后逐鹿中原,再挥师南下,最后扫平漠北,混一宇内,此诚王千秋伟业,望吾王三思。“李渊大喜,执梁一鸣手笑道:”善哉,吾卿!古有张子房,今有爱卿,吾大事济矣!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