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溯源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 溯源 (1 / 2)
        “是啊是啊,天师您想起来了!?”杖九兴奋的说。

        “别激动别激动,那倒没有。只是史书上有记载罢了。”姬敖打手势止住杖九道:“历史上东汉末年,确实政局不稳,外戚专政,宦官专权,民不聊生。我记得是有个巨鹿人章角,哦,就是你老家那边的,怪不得你说是本家。这个章角趁着世道乱,借着懂点医术还有什么神秘高人送的一本《太平要术》,拿着个九节杖装神弄鬼,忽悠了不少人,然后宣传什么'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带着俩弟弟章梁、章宝造反。”杖九听到这里,目瞪口呆,嘴角直抽抽。

        姬敖继续回忆着自己并不是很熟悉的历史书上的记载:“好像章角创立了一个邪教组织叫什么泰平道,借治病祛灾笼络人心,在北方贫苦农民中树立了不小威望,拉拢了好几十万信众。做好准备之后,意图推翻汉朝,拉起的队伍叫篁金军对吧?然后哥仨自封什么:'天宫将军、地宫将军、人宫将军',土的要死,不过好像雷声大雨点小,能耐匹配不上野心,不懂管理也不懂军事,造反造的很仓促,还没准备好就被一个门人告密,只好提前起事,但是撑了不到一年,年初揭杆子,不到年底就被灭掉了,章角好像是病死在广宗了吧,俩弟弟都被皇甫嵩俘虏杀头了,这些三国演义上都有讲,后来皇甫嵩还把章角掘棺戮尸了,从棺材里刨出来剁了几刀,也是够狠的。”

        杖九攥着拳头低吼道:“这狗贼!......虽然知道是假的,可是听起来好让人生气。”然后摇着头说:“不是这样的,事实不是这样的。您说的这是家演义的。您自己经历过的事,怎么能听信这些说书的谣传,还说的那么难听,就跟说别人一样呢?!这不是自己骂自己吗?”

        姬敖挠挠后脑勺,“呃……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是说起来,好像确实没什么戚戚相关的感觉,我好像还没能接受这是我本人的事实。好了,你说我记得不对,那你说说实情到底是怎样的?”

        杖九肃然道:“我前面已经大致说过了。汉灵帝在位时,宦官与外戚争权夺势,兼并土地,人祸加上天灾,老百姓民不聊生。您从铁山堂书院虞符先生那里得到天书四卷……”

        “等等!”姬敖听到这里又打断疑道:“你是说,那时候也有个铁山堂,那个铁山堂是个书院,院长叫虞符先生,我……章角是从那个虞符先生那里得到个什么天书的秘籍,学会医术和法术,跑出来创教的是吗?那个铁山堂在什么位置?”

        “嗯……是……吧,大致是这样的,不过好像哪里有点别扭。铁山堂在当时的临淮,现在叫江苏淮安。”杖九继续说道:“您得到天书传承,奉命出来救世渡生,行脚四方,治病救人,教人向善之理,老百姓没有不敬重尊崇的,很多人在家里给您立了长生牌位,尊您为天师,也有叫大贤良师的。我就是您回巨鹿老家时候收留的。您的两个弟弟也在最早得您教导传承的,虽然也算您的弟子,但毕竟是您亲兄弟,所以我们大家都错开辈分称他们两位师叔。只是时间长了,教化影响的人多了,两位师叔慢慢有了别的想法,觉得人心可用,朝廷中也有势力想借刀杀人,借民乱兴兵以窃取军权朝政。于是一拍即合,两厢里慢慢有了接触。您刚才说篁金军有人走漏风声,仓促起事,说的是二师叔章梁的弟子马援毅,其实是师叔派去和宫里串通消息的信使。后来的起事,其实是朝堂里的势力和两位师叔商量好的,起事用的粮草兵器和饷银,也大半是那帮人资助的,否则依靠贫苦的信众,如何能筹起那么多的财富?”

        姬敖恍然道:“哦~原来里面还有这样一层秘辛,不用说,那章梁章宝哥俩是被朝里那帮太监耍了,一帮没文化的农民,没经过任何有组织的军事训练,能掀起多大风浪?都是做炮灰被当枪使的命。”

        杖九凝重的点头道:“还是天师慧眼如炬,能一眼识破奸计,您当时就早早看清了其中的阴谋,反对两位师叔的做法,不想让本来就贫病交困的几十万无辜百姓被推上战场,最终成为政治阴谋的牺牲品,和官兵刀枪下的冤魂。可是您的阻拦最终没起什么作用,两位师叔已经被煽动的放不下坐天下的美梦了,加上宦官政治力量有组织的推动,没几天,假传您的号令,以及有预谋编写好的所谓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口号已经传的满天飞,两位师叔自称地宫将军、人宫将军,却尊您为天宫将军,借百姓对您的信任尊崇起事,您已是百口莫辩……”

        “也不至于吧,既然百姓信我,我站出来辟谣总可以吧。”姬敖不解的问。

        “这就要说到师母了,两位师叔在起事之初就趁天师外出诊病,软禁了师母,一个目的是要挟您配合他们一起起事,因为您才是天下百姓真正认可的大贤良师,精神领袖。第二个目的是彻底交出天书和法杖,这两者一方面是天授神权的象征,一方面是实实在在法力和战斗力的来源。

        您投鼠忌器,不得不犯险入营,假意屈从了两位师叔,想找到机会伺机阻挠大的军事行动,减少百姓无辜伤亡,并想找机会救出师母。只是一直没找到妥善的不伤人命的办法真正去阻止战事的发生。最终还是师母提出了一个釜底抽薪的主意,设计掩护我们烧毁了宦官为起义军筹集的粮草,偷走了宦官为起义筹集做饷银的大批金银珠宝,和兵器甲胄,掩护您携法杖天书带领亲随兵分几路,将东西偷运出营地,一路上还偷偷遣散了大批的起义军民,想以此打消篁金军起事的计划。

        动静那么大,事情当然很快就暴露了,首领们急着灭火、阻拦逃兵、追寻饷银。两位师叔恼羞成怒的抓起师母拷打逼问您的去向,师母一方面为了保护天师,另一方面警醒两位师叔,可能也是不愿受辱……不惜玉碎,咬舌自尽……而天师您,在半路收到师母自尽的传书后,长歌当哭,留下那首诗偈:

        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