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四章 马蹬 (1 / 4)
武器装备里,最让刘阔感到震撼的则是秦弩。秦军装备的秦弩分为擘张弩、蹶张弩和车弩。擘张弩装备于骑兵,士兵通过手臂即可拉开弩弦。蹶张弩装备于步兵,士兵需踩住弩头,两手用力才能拉开弩弦。车弩则是安装在战车上的大型弓弩,需借助绞盘才能拉开弩弦,威力巨大。
秦弩由弩臂、弩弓和弩机三部件组成。弩臂的前端留有卯榫结构的横槽,与弩弓十字固定。弩臂的后端留有竖槽,安防弩机。在弩机和弩弓之间留有箭道,安防弩箭。
让秦弩赫赫有名的主要是那套弩机,弩机是由青铜所制的类似枪支击发结构部件,而这些部件竟然是标准化部件,即全军统一,可以互换。
标准化部件一方面可以保证量产,另一方面则减少后勤维护负担,有力的保障了秦军的战斗力。秦弩的操作也很简单,只需瞄准望山、扣动扳机即可。
新兵的训练简单而又枯燥,无非就是踩着鼓点或看着旗语走方队。在战术动作上,降龙十八掌什么的根本不存在,也就两套战术动作,进攻和防守。进攻是一手举着大橹,一手平举长矛,踩着鼓点平推过去。
防守则先是射箭,若敌人冲上阵前,把大橹立在地上,平举长矛防御。整个战斗单位是以方队为单位,强调队形的完整。
整套装备重约三十余斤,等刘阔身着铠甲、拿起武器,已经走不动道了。好在军队里的肉食供应充足,动物类蛋白质跟得上。
两千年前的河套地区,远不是后世的漫天黄沙、千沟万壑的样子。秦时的河套,森林密布,河道纵横,而且范围极广:西至贺兰山,东至山西偏关,北到狼山、大青山,南至鄂尔多斯高原,在秦汉时期被称为河南地。
河套平原上高耸的贺兰山、阴山山脉,阻挡了南下的寒气和北上的水汽,再加上西北地区雨量充沛,就使得阴山南麓空气湿润,森林密布、水草丰美,形成了独特的湿润的小气候系统。此时,尽管进入了冬季,可河套地区依然生机盎然,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景象。
宜人舒适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大量的野生动物,这就为秦军提供了充足的肉食来源。秦军会定期进行围猎,捕获野生动物,以此来满足士兵的肉食需求。
刘阔看着大鼎里翻滚的肉汤,肚子里的馋虫都被勾了出来。自从离开腾府,他已经很久没碰到荤腥了。
刘阔喝着鲜美的肉汤,心想怪不得匈奴人会对河套念念不忘了。在这种气候宜人、物产富饶之地,不用放牧也能生活的挺好。
河套地区沃野千里,宜农宜牧。秦始皇驱逐匈奴后,陆续迁徙了三万户到此屯垦。“秦逐匈奴,以收河南地,徙民以实之,谓之新秦。”
秦末大乱,河套地区重新被匈奴占领。到了汉武帝时期,农耕文明和草原文明在经过激烈的白热化争夺之后,河套重新归属于农耕文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