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25章 压价 (2 / 4)
水运的损耗和费用很低,效率很高,这也是南直隶和浙江一带百姓敢于弃耕主粮,种桑种棉的底气所在。
彼处百姓,每天到工场上工,或是在家里纺纱织布,每天获利几十上百钱。
然后花上十几二十钱,一天的主食便尽够一家人吃食。
江南是大明天下最富裕的所在,主要还是因为商业发达。
百姓随便都能找着工可做,一个妇人当户纺纱一天,一家的吃食都用不完。
隔几天吃顿肉,在别处地方是不可想象之事,在江南确是相当平常的事情。
到了隆庆和万年早期,江南的生活条件更好,肉类和主食的摄入量到所谓的康乾盛世都没追上,差的老远。
湖广的粮,在秋收时在江南也确实卖不到高价,但也是四钱以上的价格。
到了秋末冬初时,差不多就全部卖到五钱以上。
到春荒时,五钱五六,甚至六钱的价格也卖的出。
江南地方百姓有钱,粮商以三钱三四到四钱左右收粮,按年景收成有所波动,这算是正常的商业行为。
而眼前的情形是粮商勾结官府,利用条鞭法收银的特点,硬生生的压下粮价。
这才是眼前百姓不愿卖粮,满腔怒火的由来。
粮商们却是不慌不乱,一群长衫商人坐在棚下喝茶闲聊,看着那些满脸怒火的百姓,脸上都是轻蔑不屑的笑容。
“这帮子泥腿子,这价还不想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