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安和不安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08章 安和不安 (1 / 3)
        毡军陆续出得王府,在王府西侧的鼓楼前集结。

        四周全是郡王府,寺庙,高达三丈以上的鼓楼。

        楼上的鼓吏每天都会每隔半个时辰报一次时,和东侧的钟楼一样都是城市的中心建筑,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衙门,王府,寺庙,深宅大院,商行,酒楼,小食铺子,就是这些建筑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大明城市。

        常德府的街道自是远不及京师的宽敞,但好在南方地区多水,路边都修筑的排水的明沟,日常雨水也多,会将污物由沟渠冲涮掉,倒是不似北京那么污物满地,到了夏天时臭气熏天。

        在嘉靖到隆庆,万历年间有很多传教士的记录。

        大抵就是说当时人们的衣袍多半是灰色和白色,南方的明国人彬彬有礼,居住的城市也比较干净富裕。

        北方则较为穷困,环境也要脏污的多,特别是以京师为最。

        到了清季就更别提了,老照片里看的到大街上黄土垫路把中间道路都垫高了,底下全是污物,人们枯瘦呆滞,两眼无神,衣袍又脏又破。

        华夏先民也是极为讲究的民族,几天一休沭,整理内务,洗头洗澡,要讲究形象和卫生。

        明清之时的景像,真的是华夏文明之耻。

        朱载墐是不便随意出王府之门,他是特意登上了王府城楼,向着离开王府,预备往西门出府城的毡军们挥手告别。

        亲军之中,由赵显亲自带着几十人的武官团,负责将这千多人的毡军分别送上官道和沅水或资江,王府备得有船,几十艘大船就能将这千多人分别送返各自的王庄住地了。

        秋稻抢收就在这几天之后,看的出来毡军出王府后突然都是心急如焚。

        不光是怕耽搁农时,所有人也都是急着领到自己的粮食。

        宁思忠等被挑入亲军之中的武官也是随着一起出城,他们可以回家一次,安顿好家小,或是带到常德府城来,或是将自己赏赐钱粮领好之后,安顿好家人后再来王府报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