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力学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5章 :力学 (1 / 2)
        中国古代在力学方面的应用几乎是无人出其右的,甚至在很多时期都让世界上所有的国家望尘莫及,但是让人遗憾的是在理论上就显得稍稍有些薄弱了,没有专门关于力学的著作。

        李少全把出现这种事情的原因归为以下三点(个人想法,仅供参考):

        一是古代科学家和工匠们做事非常的严谨,他们极少以偏概全。提不错类似“大石头比小石头落得更快”这种的错误理论出来。

        二是从事工匠行业的人倒是非常的多,但是从事力学科学研究的人却比较少。大多数的工匠们不会读书识字,只能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里把事情做到极致。

        三是历朝历代的度量衡有所偏差,中国又是一个历史文化浓厚的国家。这让想沿着先辈进行继续研究的人。几乎只能获得满头雾水(比如我们现在看墨子上面的器具,你发现那些用料是根本无法理解的)。当然还有大多数的文人缺乏相关知识总喜欢夸夸其谈,这让本来就满头雾水的后世人,更是无法理解了。

        力学一讲就是三天,开始的时候工匠们对李少全的说辞还不以为意。但是结合实际听下去,发现好像还真的就是那么回事。于是工匠们都认真的听了起来,会写字的工匠还开始做起了笔记。

        效果也很显著,不断的有各种设计在听了李少全的力学介绍过后,被工匠们迎刃而解。不过这次工匠们并没有把李少全丢在一边进行他们的讨论了,而是简单的做一个记号,然后接着听李少全的讲述。灵光经常有,这么好的讲解可不多见啊。

        “宗师,你能跟我们讲一讲为什么东西从高台上降落的为什么一刹速度就会增加一匹布左右的速度啊?”明月问道,这几天她也在认真听李少全力学。而且好像还非常的入迷,都开始和其他工匠一样叫李少全“宗师”了。

        不过这个问题到底是表达个什么啊?李少全反应了好久才明白过来,这是说的重力加速度啊(10米每秒),不过这种表述也真是非常奇葩。看来还要重新调整一下度量衡才能让这个力学更加的规范啊

        “这个是通过让金球垂直从高处下落,尽量减少空气的阻力,然他垂直落下,然后用它夏洛的时间来计算的......”李少全认真的回答道。还详细的讲解了具体是怎么算的,虽然台下的人完全听不懂,但李少全觉得这并不重要,只要他们露出一番不明觉厉的表情就行了。

        “那你又是怎么衡量时间的啊?他们后来的速度那么快,一刹都可以下落很远,这个是很难计算时间的啊?”明月再次问道,虽然她也听不懂,但是不妨碍她给李少全继续提问题啊。

        “......”李少全完全无法解释这个事情。早知道就学好数理化的,现在这情况太尴尬了,李少全只想说告辞。

        “多测试几次不就行了!我们把下落的高度调整几次。然后他们下落的时间一定是不一样的......”一个工匠替李少全回答了。看来还是小瞧了这些工匠的智慧了。

        “就讲到这里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方法。大家也不要对我的话偏听偏信,工匠之路还非常的漫长,以后就靠你们了。你们要多总结多发些!我接下来会给你们聘请几个会算术的师来教你们算术。”李少全见有人帮自己回答赶紧顺着杆子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