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祠堂议事 (2 / 3)
说到“骑阵”二字,孙福安眼中不经意露出一道精光,他的老父一拍大腿。
“中!”
“福娃子,赶巧你走前带来的野猪皮,俺让老三帮忙,把李家各户传家皮甲修复一遍,你去催催他,估摸着今就能弄好,这几年村里给娃们新作的马槊,槊头槊杆都备好了,就差后面的配重铜皮,以前怕没粮不敢用铜,这回俺放心了,熬个夜化些铜水,能赶上用。”
孙福安连忙向李老黑施礼答谢,很多匠活按理说应是公帐出材料和工钱,李老黑却没要工钱,自家还搭了不少东西,要知道每一根马槊都可以作为传家宝的,将官都不一定用的起,也赶上蒙阴山里有金丝柘木,李老黑有这手艺,否则任谁也不肯白白浪费几年时间打造马槊。
“村里没受灾的几千亩地收成看着还行,刨去上缴的军粮和杂税,那些地的军户收成比受灾的人家多不了什么,俺思量今年的派粮多,咱村里留三成公用,加上村里开得荒地的公用粮,村里多存点,明年说不准啥样呢。”
孙福安不得不考虑的要远些,明年有没有汛灾无法预知,平王子开府,王府明年主事换人,今年的好事恐怕不会再有了。狠狠心多截留些存在村里公仓,明年、后年都是大灾年也能保证不饿死人,家有余粮心里有底。
“哎,老夫还合计着多给那些战死的军户家多分点。”
李政道说这话时掩饰不住心里的悲伤,当军户最大的悲哀就是白发送黑发,每年祭祖时,各家祠堂里满是孤儿寡母。
“加上七千多亩荒地的公粮,灾年能救活多少人呀,福娃子,俺看这些粮省着用,等最难的时候用,有了这些存粮村里能过三个灾年。”
一直没有说话的陈家老家主陈正方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叔,恐怕没那么多,荒地都在河滩附近,受灾不少,秋后收成也就两千多石,村里花销不说,这次借的马不少,好歹也要留些好料喂马,村里长成的娃不少,这几年给他们打造兵器花了不少钱,就说配重用的百十斤铜皮就得用十贯铜钱,咱娃们早点练出来,以后也是保命谋生的手段。”
“没错,平王子如能看上咱村的娃,练好了给他当兵去,死了也值当,当年你跟着齐王,虎父无犬子,这孩子错不了!”
“孙老弟,你有几个好儿子,就说福娃子,当里正后,在平阳河任谁提到也要挑起大拇指,这几年,咱村没有一户流亡,没有一丁饿死,平添了多少人口和开荒地,哪村的里正家里不是高门大院,就你家和村里人一样是土房茅屋。”
“这还不是他李叔教育的严,这小子现在见了你还低眉扫眼的,有事敢跟俺顶嘴,跟你敢么?拍不肿他手板,哈哈哈哈!”
。。。。。。
祠堂外的雨停了,堆积多日的云层露出道道缝隙,万道霞光迫不及待的冲出缝隙,照耀在大河两岸,远处蒙阴山脉的轮廓依旧笼罩在蒙蒙雾色中,翻滚的大河之水向东奔腾,宽广河面将在堰塞山谷束成宽不到百丈的湍流,随后大河直入东海,堰塞奔流也是平阳河名扬天下的一景。
“英子,过几日去城里,俺想换个银簪子,喜欢鸟纹的还是花纹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