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谁的儿时没变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谁的儿时没变故?
        杨依就因为诞下了马晓,一朝得势,马老太太破例的嘱咐儿子,等孩子足月,就让杨依带孩子搬进大院里住。

        马冠斌琢磨,都好几年了,也没见老太太正眼瞧自个儿,今儿老太太还特意打电话交代孩子的事儿,十分慎重,不敢忤逆,小心之余对孩子和杨依也多花了几分心思。

        本来马冠斌这阵子正为杨依和孩子的事儿头疼,原来,马冠斌是纨绔风流惯了的,他本有个资质风流更盖杨依的相好的,是个不入流的小演员,因马冠斌不肯给她主演的剧投资而闹了矛盾,这才让杨依钻了空子。

        马冠斌本来想着与杨依是段露水情缘,而杨依却意外怀孕了,自己好说歹说,杨依却执意生下孩子,渐渐的杨依的肚子像吹气一样大了,让马冠斌远近都不是,只好安排秘书小王看顾杨依,自己天天夜场买醉。

        时光一转,杨依就跟孩子搬进了军区大院,这军区大院不同于那平常的大杂院,依山傍海,几座别墅分立于山腰间遥望海港,住的都是退居二线的军师级老干部,山脚下哨所林立,大门上赫然几个大字,“某海某区干休所”,哨兵伫立两侧气势非同一般。

        在马晓还不知事时,奶奶对她可谓慈祥溺爱,视若珍宝,但偏偏等马晓三四岁开始知事了,老太太日渐的严苛起来。

        杨依不常在家,就算在家,对于老太太管教马晓也不敢多言。

        至于老太太的贴身看护黄阿姨,看到老太太对马晓严厉也只能暗暗心疼,背地里再安慰委屈的马晓,还生怕被老太太逮到。

        等马晓长到七岁,开始上学,出落的落落大方,行坐得体,言谈眼界都超出了自己年龄的稳重,而且自五岁就没有再哭过,养成了类似军人般的强硬性格,接触过马晓的人无不惊叹她小小年纪的顽强坚韧,礼貌和大方。

        一切似乎都按着不错的方向发展,马晓的学业进展也算顺利,然而变故总是来的突然,马冠斌因为酒后驾驶出了车祸,虽然捡回来一条命但截去了两条腿成了残疾,而他和杨依本来就名存实亡的感情彻底破裂,为了避开残疾的马冠斌,杨依率先一步搬出了大院,借口竟是工作调动。

        谁都知道这个借口有多敷衍,因为老太太的关系,学校一直没有辞退杨依,还给她安了一个音乐教科主任的头衔让她领空饷,根本不会安排课程或者行程,但几年来杨依也摸清了老太太的脾气,知道老太太碍于颜面,不会阻拦自己,索性一走了之。

        此时的马晓虽然懂些事,但说到头也不过是个七岁的孩子,眼睛里除了奶奶,对母亲的认识倒更像是个保姆,而父亲,对她而言像一个不常走动的远房叔叔。

        在儿子出院不久,老太太就一病不起,突如其来的病情加重极快,三天不到就住进了ICU,马晓全程跟着杨依或者黄阿姨,不哭不闹依旧懂事的像个小大人。

        老太太是多器官并发性衰竭,弥留之际时而糊涂时而清醒,把马晓拉到床边久久不肯松手,睁开眼看见了就嘴巴一张一翕的说,“奶奶不好,太心急了。”如此反复几次,马晓只是懂事的安慰着奶奶,让奶奶早点好起来。

        等黄阿姨把马司令的相框放进老太太的手里,她才缓缓的闭上了眼。

        老太太的葬礼低调而隆重,低调是因为场面不大人数不多,隆重是到场吊唁的都是大人物,市长和代表都赫然其中,诸如军医院的张院长也只能站在后排。

        老太太的遗嘱把财产多数捐了,杨依获得了一比不菲的赡养费,从此算是和马家划清了界限,虽然她从未与马冠斌登记,但老太太还是按儿媳妇的待遇给了她一个交代。

        至于自己的儿子,老太太一个子都没有留给他,而照顾自己二十年的黄阿姨,也拿到了遗产的百分之十,足够她回老家安享晚年。

        而马晓,她得到了这栋房子,理论上是这栋别墅的使用权,马家拥有这栋房子的永久使用权,而这个权利由马晓继承。

        另外老太太还在几年前成立了一个基金,受益人也是马晓,她将在18岁开始,从这个基金每个月获得一比生活费直到老死。

        从陵园回来,吊唁的人纷纷散去,马冠斌在一群人的簇拥下早已喝的酩酊大醉,哭的像个孩子。

        黄阿姨无力的瘫坐于堂上,马晓挪进黄阿姨的怀里,黄阿姨抚摸着她的头,“马晓啊,奶奶以后不会凶你了。”

        马晓转头看了一眼老太太那挂着白挽联的画像,才好像想起了什么,哇的一声大哭起来,“我不要,我不要,我要奶奶,要奶奶…我以后听话不让奶奶生气了…呜呜呜”

        婆孙两人在诺大而又空旷的灵堂上,相拥痛哭。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