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60老鼋送行 (2 / 2)
比起走在冰盖上,那三藏法师其实更怕它。可那孙猴子是个什么性格,这般引人注目的好事,正是发朋友圈儿的最好例子,劝道:“师父啊,凡诸众生,会说人话,决不打诳语。”还直教:“兄弟们,快牵马来。”
这一番话语权的争夺,那唐和尚真个又退缩了。也难怪了,毕竟唐僧是个凡人,只要是人,总归要思前想后的,再者,才从冰盖上掉下去过……
既然唐僧没话说,那猴头也就紧紧地握紧了话语权,教把马牵在白鼋盖上,请唐僧站在马的颈项左边,沙僧站在右边,猪八戒站在马后。如此也能看得明白,取经团内,确实是猪八戒的地位最低。
可那孙猴子呢,却偏要站在马前,他又假装恐那老鼋无礼,解下虎筋绦子,穿在老鼋的鼻之内,扯起来象一条缰绳,却使一只脚踏在盖上,一只脚登在头上,一只手执着铁棒,一只手扯着缰绳,叫道:“老鼋,慢慢走啊,歪一歪儿,就照头一下!”
此番作为,占尽中位,丢人不丢人还另说,可这显眼倒是真的。也就是那猴子不是现代人,不然就做明星做不了,做个网红那是有余绰绰。
老鼋蹬开四足,踏水面如行平地,不消一日,行过了八百里通天河界,干手干脚的登岸。三藏法师乃是个谦谦君子,上崖合手称谢道:“老鼋累你,无物可赠,待我取经回谢你罢。”这本是一句客套话,就和咱打招呼,总是问吃了没,也不真个请你吃饭。
可这老鼋虽是成精的人,却在这一点上和那猴精是一个样儿,那就是懂不得隐语,论不得客气。只道:“不劳师父赐谢。我闻得西天佛祖无灭无生,能知过去未来之事。我在此间,整修行了一千三百余年,虽然延寿身轻,会说人语,只是难脱本壳。万望老师父到西天与我问佛祖一声,看我几时得脱本壳,可得一个人身。”
这事儿其实挺好,人家是个有追求的,不像那孙猴子,猴精就猴精了。三藏法师其实懂不得修行之事,只是响允道:“我问,我问。”他哪里知道,化形是要渡劫,要有功法修行的。
当然,这也是习惯了人间客套,哪里知道问声“吃了吗”?还引得人家直接就在你门上做起客人来了。是以,唐和尚虽然口中连答,但其实却并没有放在心上。
这事儿说来也奇,还怪那孙猴子,他独占了鳌头,俨然一副谁才是老大的模样,不仅仅是让唐僧这谦谦君子也生出高傲之心,也对自家给孙猴子机会掌权产生了怀疑。既然唐僧已是心神不宁,哪里又会记得老乌龟的叮咛。
糟的是取经团再次因为话语权的问题,陷入了人心不齐的境界,可这登到西岸,却也有好事儿,那就是这人烟倒也比西牛贺洲东段要多些了。不过,在非集聚区,荒野中也只是从千里无人问,变得千里有人尔。
虽则有人总比无人好,千里内化斋,也总比数千里还未必化得斋要好上许多。但这最怕不是条件的艰苦,而是人心的不足,当条件开始变好些的时候,人也就开始惫懒了。正如这孙猴子,自通天河之后,那是自顾自的把取经团管理了起来,也不管管理得好还是管理不好……
蛟魔王依然在碧波潭养伤,却不想牛魔王丢了罗刹女,住进了温柔乡。而天上,玉帝看着慢慢向金皘山靠近的取经团,若有所思。所谓政治,就是利益的交换,若是我先把人情摆在台面上呢,就算是没帮得上忙,至少也帮了腔。
随着严冬的来到,一路上僵手僵脚,取经团哪曾受过如此之长的冬景,但见那林光漠漠烟中淡,山骨棱棱水外清。师徒们正当行处,忽然又遇一座大山,阻住去道,而这一座山,正是那青牛所在之地,金皘山。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