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87这一次,银角输了 (1 / 2)
那孙猴子怎么可能知道这些隐秘?接过口来就问那银角大王一句道:“你那葫芦是哪里来的?”
孙猴子不学无术,自然不知道,但是银角是老君童儿,科班儿出生,哪儿能不知道这啊。于是将根本从头说出道:“我这葫芦是混沌初分,天开地辟,有一位太上老祖,解化女娲之名,炼石补天,普救阎浮世界;补到乾宫夬地,见一座昆仑山脚下,有一缕仙藤,上结着这个紫金红葫芦,却便是老君留下到如今者。”
这话的信息量其实很大,但是现在的孙猴子,那是只有大智慧,少了小聪明,敌人的话能相信么?但是银角这话的第一目的其实是试探,说得都是实话,两人拿着差不多的葫芦,可别大水冲了龙王庙。
混沌初分,天开地辟,这是一元之始,可这种时候,已然有人了,有却不仅仅只有太上老祖。太上老祖者,就是三清中的道德天尊,也就是太上老君。何也,天地就是他用手段开的,道法也大多由他亲自教授,是以当时就认作太上道祖。
自此后,随着这一方天地的成长,慢慢的人多了。可当时传承的法术,多是大罗仙法,一个不小心就天崩地裂,反而让这太上老祖不得不解化女娲之名,炼石补天,普救阎浮世界。也就是此后,天庭成立,三界有了管束,仙法也不再轻传。
天庭成立以后,却不能让三界之外的人专管,因此天庭三十三天,大多是后天之仙人,毕竟后天之仙才属于三界之内的人。这时的太上老祖早已收集不少宝贝,身份超然,被尊为道德天尊。
直至“老子”降世,圣人临凡,再次飞升的道德天尊,自号为太上老君,“老君”者,这意思其实是自己也算是半个三界之内的人了。
也就是说,尽管那“太上道祖”补天也要解化女娲之名,“道德天尊”也不该插手三界,但是这太上老君却可以对人对事上下其手。
想当时大“闹”天宫,太上老君见玉帝之时,玉帝之下包括观音和四大天师,都呼其为道祖。此乃是高高架起,不让他随意动唤之策。唯有玉帝了解了情况以后,脱口呼为老君,正好让太上老君使了手段,没打死那孙猴子。
是以,那老君留下到如今的紫金红葫芦,也正和金刚镯一般,乃是“太上老君”之物,后天形成,正合可用。而银角的意思则是,对战的两人,是不是也是“一缕仙藤”上的。
银角这话也没有错,要知道老君装丹的葫芦可不止一个,至少也是五个。但是这下凡的童儿记得,那偷吃了五葫芦丹丸的孙猴子却不记得了,莫名其妙来了句:“自清浊初开,天不满西北,地不满东南,太上道祖解化女娲,补完天缺,行至昆仑山下,有根仙藤,藤结有两个葫芦。我得一个是雄的,你那个却是雌的。”
且不说那葫芦的数量不对,就雌雄这事儿,也是随口打洼洼,哪里对的上那银角的暗探。既然不是六个七个什么的葫芦,到最后自然还是要一决高下,是以,那银角立马高叫道:“莫说雌雄,但只装得人的,就是好宝贝。”
那孙猴子却明知道银角大王手里拿着的是个假货,偏学了一番“君子”道:“你也说得是,我就让你先装。”这结果,可不是预先就能料得到的么!
问题是,银角不知道那孙猴子倒换之事,更不知金角大王却是故意为之,心里甚喜,急纵身跳将起去,到空中执着葫芦,叫一声“行者孙。”那孙猴子底气十足,听得了,却就不歇气连应了八九声,只是不能装去。
银角大王坠将下来,跌脚捶胸道:“天那!只说世情不改变哩!这样个宝贝也怕老公,雌见了雄,就不敢装了!”心里面却在暗想着自家主公是不是投敌了,太上老君那五个葫芦有一模一样儿的么?
没有,这葫芦要是一模一样儿的,那这练出来的丹药又该怎么认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