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八章 错综复杂 (八) (2 / 3)
张大宝讲了他的故事,他自己都没有怀疑。
“我佛慈悲。”知客僧双手合十,领着张大宝到了厨房。没有馒头,没有水,有粥,温热的米粥。张大宝喝了三大碗,知客僧歉疚地说,“敝寺有规矩,不留外人过宿,施主请见谅。”
“已多多叨扰了,多谢大师。”张大宝感激地相谢。
张大宝找到了探访完几家山民一无所获的马三。“有什么收获么?”马三问道,他醒了些酒,又喝了些酒,维持着几分醉意,也保持着绝对的清醒。
“那间寺庙,‘七圣庙’不对劲,”张大宝说道,“我讨了一碗粥,粥是温的。寺庙不留人过宿,又是这个时辰,怎么会有温热的粥?一大锅。”粥当然是给人喝的,当然不会是准备给张大宝这种冒然的访客,而是给寺庙里的人,可能是马三张大宝要找的,京城里失踪的女人。
马三也听出了其中的蹊跷,“寺庙真有问题的话,我再去敲门,他们一定会怀疑。咱们不能惊扰他们,摸进去暗查。我去吧,你折腾这一宿,又冻又饿的,手脚迟钝。”
张大宝摇头笑道:“我进过寺里,又在外面勘察过,比你熟悉。你又喝了酒,不仅手脚迟钝,脑子也不灵光。”他搓了搓手,呵了一口气,轻松地笑道:“再说了,要是我在外面把风,非冻出病来,还是活动活动好!”有一句话他没有说,“你成了家,有妻有子,我一个人无牵无挂的。”他并不轻松,只是故作轻松。他和马三一样,也预感到了危险。
马三缩在一棵老树后,没有再喝酒。他看着张大宝矮身摸到围墙根,纵身跃起,双手搭在墙头上,一拽一撑,翻身进院。张大宝的动作灵巧敏捷,令马三稍稍放下些心来。他在黑暗中等待,而等待张大宝的黑暗中,又是什么?马三的心又悬了起来……
张大宝在墙头吊了片刻,确认周遭无人监视。墙头只有一人多高,他没有一跃而下,而是先用手扒在墙头,放下身子,再松手落地,声响比夜风还轻。
他没有眼观六路,不会耳听八方,而是胆怯地、拘谨地、做贼心虚地走着。他是个被妻子赶出家门又被寺庙的知客僧拒之门外的可怜人,无处可去无可御寒只能偷着进来,寻一处所在,只木片瓦,能御寒过夜。
寺里的夜静悄悄的,张大宝只听到自己的心跳,跳得很急很快,快得他的手上渗出了汗,冷汗。穿过一道走廊,没有人,没有意外,他摸到了禅房,缩在一脚,静静地看着,听着。几间禅房没有光,没有声音。他闻到了气味,不是粥,而是酒肉的香味。房间里面有什么?他不知道,也不能、不敢进屋甚至靠近,只有在原地,静静等着。他什么也看不到,闭上了眼,听觉更敏锐。他蹲得腿微微发麻,分辨出有三间禅房中传出鼾声和呓语声,都是男人。
张大宝悄悄退了出去,贴着墙边走过禅房,拐进一个小院。小院里只有一间屋,点着灯,温暖,明媚。透过窗,张大宝远远地看到屋中有个年轻的公子,在榻上读着书。他枕在侍女的腿上,侍女轻柔地给他掏着耳朵。还有另一名侍女,为他暖着脚,捶着腿。他的手不太规矩,在两名侍女腰身上游荡着,惹出阵阵娇笑。张大宝没有艳羡,只感一阵寒意,他有种直觉,这位公子和京城那些失踪的女人有关,而那些女人,以后或许也会变成这两个侍女一样……
他从院中退出,绕过禅房,到了后院。他听到了一声马的嘶鸣,仿佛是凄凉的,悲怆的。寺庙中怎么会有马?张大宝想起陆言交代的信息,绑走石乐乐的人,骑着马……他犹豫着是该出寺与马三会合,还是接着探究寺中的隐秘。他的直觉告诉他该选择前者,但他没有遵从自己的直觉。他心中的责任胜过了未知的恐惧。
后院太空旷了,右首的一间柴房显得突兀。张大宝没有冒然前进,他小心地逡巡,确认没有人看守,蹑手蹑脚地走过去。离柴房还有两丈远,他听到那边传来声音,令他汗毛直栗。他听到女人的啜泣声。他继续向前,一步,两步,三尺,五尺,他听得越来越清楚,声音不是自柴房里面传来,而是柴房下面。传来的也不是啜泣声,而是声嘶力竭的哭泣。也不是一个女人,而是两个或三个,张大宝分辨不清。其他的女人呢,是否也关在这里,她们是哭得昏睡过去,还是流干了绝望得眼泪,还是再也哭不出来?哪种情形更残酷?
张大宝无暇去想,他隐约瞥见一个人影,在丈许开外。他明白不能再有逗留片刻了,可现在想走,是不是为时已晚?
那人笑了一声,声音沙哑得像是树上受惊的老鸦,“你不该来的。”张大宝琢磨着对方是否识破了自己的身份,转瞬他便明白这句话的含义,自己是六扇门的探子也好,是被赶出家门的可怜人也罢,没有区别。果不其然,对方接下来的话印证了他的想法,“既然来了,就留下吧。”留下,永远地留下。
张大宝没有辩解,当机立断,夺步而逃。他对自己的轻功很有信心,“七步赶蝉式”,他虽从未真在七步之间赶上鸣蝉,但却甩开过不少追赶他的人。几步跨出,已与对方拉开两丈有余的距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