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张 多事之夜 (二) (3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三张 多事之夜 (二) (3 / 5)
        他们走过了三四条大街,穿过了五六条小巷,钻过了七八条胡同。陈轩宇有些诧异,看朝阳夕阳都分不清东西的莫诗诗,竟能了若指掌地在这南城迷宫般的道路间穿行。莫诗诗给的回答很简单,“去的多了,路就熟了。”

        出了一条窄仄的胡同,豁然开朗,可容六匹马并行的大路两旁,各色商铺林立,张灯结彩,行人车马,熙来攘往。“那里就是富贵乡了,”莫诗诗指了指。陈轩宇顺着远远看去,门口红男绿女,远远可闻莺歌燕舞声,带着浓浓的销魂旖旎。他又看到了悬挂的大红灯笼,上面用金线描绣着“富贵乡”三个大字。红色,像鲜血,象征着力量;金色,像金钱,象征着财富。而力量和财富,最完美的衍生与寄托,就是女人。

        莫诗诗领着陈轩宇再向南行去,弯弯绕绕地走了两里多地,再也听不到先前的喧闹。右首边有一洼小池,池水想也是清澈的,映着天上的一轮新月,月影横斜。池边有两颗小树,仅一人多高。有窸窣的虫声,却没有鸟鸣,陈轩宇仍想起了那句“鸟宿池边树”。

        莫诗诗停下了脚步。“到了?”陈轩宇问。似是不愿打破这宁静,莫诗诗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左首是间小院,院里有座小楼,两层高,楼上有一盏孤灯,灯火阑珊。借着清幽的月光与昏暗的灯光,陈轩宇依稀能看清院门,门板老旧,门环似也生了绣。小楼上传来箫声,低沉而悠扬,如泣如诉。陈轩宇正想着莫诗诗会“推门”还是“敲门”时,莫诗诗“哐当”一脚,踹开了门。他刚刚或许只是不想说话……

        “有喘气儿的没?”他扯着嗓子喊了一声,怕是身在富贵乡都能听得见。陈轩宇也已习惯了,莫诗诗要不做上几件煞风景的事,明早街边的炸油条配的怕不是现磨的豆浆,而是劈了古琴作柴烧出的仙鹤汤了。

        小楼上的箫声止住。另一边有人答话,“窃玉姐姐院里那头驴还喘着气,它和你倒是登对……”答话的声音清脆悦耳,说完这句,她自己也笑了起来。

        屋中的陈设简洁雅致,两张圆桌,桌上摆着素白的茶具;八张圈椅,擦拭得一尘不染;屋角左右各摆着一盆矮松,正中一张条案,案上置着一对细颈丰肩青花梅瓶,中间挂着一幅水墨,画的是两竿竹,画风雅韵,旁边提着“竹苞”二字,笔意狂逸。

        屋中只有刚才说话的那个姑娘,未到及笄之年,一张稚气未脱的小脸上嵌着一双又圆又亮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陈轩宇。

        莫诗诗大剌剌地一坐,瞥了眼姑娘身前摆的一张琴,故作惊讶地道:“呦呵,红裤头还学琴呢?”

        “我叫红袖!什么红裤头,多难听!”少女被莫诗诗一句话气得柳眉倒竖。陈轩宇忍者笑,忍得好苦,“红裤头”这名字,也亏莫吃吃能想得出来。

        “差不多,”莫诗诗摆了摆手,“我给你改个名,叫‘红杏’好了,还有典故呢,我想想那诗词怎么说来的。”

        在莫诗诗口中说出“诗词”这两字,比老僧酿酒,名妓读经更令陈轩宇新奇,更为新奇的是,莫诗诗竟还说对了,说的还不是那句人人耳熟能详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