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建奴夜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 建奴夜袭
        吴克是入夜时分回来的,去的时候十名军士,回来的时候浩浩荡荡数百人,其中就有许老三这样的平民二百多人,溃兵散兵一百多人。有遵化城、三屯营、东胜右卫、顺义中卫、鹿儿岭甚至还有长城潘家口和喜峰口的溃兵,也不知道是如何在重重包围下逃出生天的。

        “叫甚名?籍贯哪里?”一名早一步从宽河逃难至此的书生一脸严肃的问到,人手不够,他便自告奋勇临时做起了书记员

        “许三德,直隶顺天府石门镇铁子街人。”许老三哈着腰老老实实的说道。

        “做什么营生?”

        “轮班铁匠,平日里给街坊打造铁器,偶尔接朝廷的杂活。”

        “家里都有哪些人?”

        一番刨根问底后,书生满意的点点头,将一份抄好的户籍证明递给许老三:“拿着,明儿一早便南下去丰润县城,这就算是路引。”

        许老三规规矩矩的接过,便转身打算离开。这是书生仿佛突然想起了什么叫住了许老三:“对了,回来的夜不收说你袭杀了一个建奴,按律有五十两功赏,记得右拐第二个帐篷领取。”

        许老三愣住了,好一会儿才朝书生拜了一拜,嗫嚅着说出林中经过讨要母亲的银钗子。

        书生眉头一皱,看向一边按剑肃立的军兵,军兵略一犹豫转身便走向了吴克他们休息的营帐,须臾带着两个军士走了过来。许老三可吓坏了,莫不是要寻他晦气,当下低着头大气也不敢喘。军士走到近前,摸出银钗递到许老三面前:“为母报仇,为国杀敌,某敬你是条汉子。这是你母亲遗物,还给你。”

        许老三哆嗦着接过钗子,再也控制不住悲伤情绪,嚎啕大哭起来。良久,许老三胡乱抹了一把脸,这次挺直了腰杆站到书生面前:“俺要投军,俺还有姐姐、侄儿、嫂子的仇要报,俺和建奴不共戴天!”

        许老三铁匠出身,正是张锷需要的人才,明朝从嘉庆三十一年开始轮班匠户每年只要交五钱班匠银,不必去服劳役了,因此很快通过测试,成为这支队伍临时招募的数十名后勤人员之一。

        十一月初七寅时,天还没亮,北边又来了一群人数近百的难民,尚未靠近就被值夜的军士发现喝止,这些衣衫褴褛的难民看到是明军,一边哭嚎一边自报家门。当班巡夜的赵靖远迅速赶到,迅速安排五名军士上前警戒接触,将这些难民隔离在三十步外,仔细盘问后,一个一个进来搜身,一切都进行的比较顺利,正当赵靖远准备转身离开时,突然想起一个从头到尾都忽略的细节,这群难民虽然有男女老少,但是和前面的难民相比成年男子的比例多了很多,而且很多人都穿着厚实的罩袍隐在人群里,答话的都是老弱妇孺。

        赵靖远猛然回头,手势隐蔽的示意其他人警戒,一边悄悄抽出腰间短铳藏在身后,周围的军士依样做好了准备。赵靖远伸手拉过一个刚被放过来的老年人,和声问道:“这位老丈,这里面的汉子你可认得?”老年男子慌忙作揖:“军爷,老朽一家子是半路上遇上一支商队,他们说是商队护卫,告诉俺们这里有大队人马驻扎,带俺们一同过来的。”赵靖远心中顿时警铃大作,然而还没等他做出任何反应,远处林中突然响起哨箭尖锐的声响,数十个高大黑影从林中冲出,赫然是建奴骑兵。

        难民群中有人喊道:“建奴杀进来了,乡亲们快跑啊!”,原本还在有序接受盘问和搜身的难民群顿时炸了锅,哭喊着四散奔逃,瞬间将五名盘查的军兵冲散。而哨塔上警戒的军士也吹响了竹哨,赵靖远带着第二道门的二十五名军士持铳列阵,大声吼道:“所有人原地趴下,否则以通敌罪格杀不论!”

        “所有人趴下,否则以通敌罪格杀不论!”军士们齐声大吼。

        有些人听到了迅速趴在了地上,而更多人则被蛊惑着继续冲向大营,其中一个女子抱着娃娃低头冲到了距离赵靖远仅五步的地方,突然兜头将娃娃抛向赵靖远,从袍子里抽出一把顺刀径直劈了过来,俨然是个男扮女装的后金兵,其他难民也纷纷撕掉伪装,亮出一身蓝色棉甲。

        赵靖远没有选择去接娃娃,而是闪身避过,任由孩子重重的摔在地上,抬起手铳对着最近的后金兵就是一枪,“轰”的一声,合金弹头直接掀掉了后金士兵的半个脑壳,整个人也被巨大的冲击力反向击飞。其余士兵也顾不得误伤百姓,纷纷击发手中的火铳。一阵噼里啪啦的枪声响起,冲击大营的人群倒下了一小半,哭喊声,惨叫声不绝于耳。被集群火力打击的难民们都乖乖的趴在了地上,而仍然站着的无一不是后金军兵了,这些身着蓝色棉甲的后金军兵们丝毫没有因为身边的人被射杀而停下步伐,嘶吼着继续冲击,从人群中飞出十数把飞斧、短柄铁骨朵,约五六名明军军士被击中惨叫着翻到在地。明军士兵们抛下手中长杆火铳,抽出短铳再度集火,最终只有约寥寥数个后金军冲入阵中和已然拔出随身横刀的明军短兵相接。

        此刻,各个营房中的银甲军兵鱼贯而出,略作整队后便在张锷等人的带领下越过还在缠斗的赵靖远部直扑营门,而后金军的马队已经距离营门不足百步的距离。两座哨塔上的明军军士正不断的朝马队射击以迟缓他们的行动,线膛枪的精准射击使得后金骑兵不断的有人马随着枪声栽倒。在骑兵距离营门五十步的时候明军以密集阵型在堵住了营门,足足六十杆火铳指向后金骑兵,“射!”双方几乎同时向对方射击(一方火铳一方骑箭),一阵浓密的白烟伴随着火铳的轰鸣声高高扬起,冲在最前面的一整排骑兵轰然倒下,引起了后续骑兵的混乱。五十步的距离足以让配备了合金弹头的线膛枪击穿四层重甲,同时骑兵射出的披箭和铁骨朵也足以对着全身甲的明军军士造成实质性伤害,一阵箭雨和飞斧射翻砸翻了不少明军士兵,但大部分都迅速的爬了起来,只有少部分被披箭直接命中头部或其他要害的军士被辅兵拖下了战场。披箭又称掏裆子箭,箭头呈月牙形态,像一个铲子,箭杆粗重,二十步内持重弓也可破三层重甲,即便是明光步铠优良的防御穿刺的特性,面对披箭的近距离攒射也不能做到百分百免疫,更何况铁骨朵飞斧这类重武器。

        前排的明军军士抛下长杆火铳抽出手铳再度打出一波齐射让下面的后金骑兵愈加混乱后,抽出横刀并从背后翻出步盾形成一个密不透风的盾墙,后排的明军后退开始紧张的装弹。而一部分辅兵则挺着长枪补进了战位使得后金的骑兵不能有效冲破步兵阵。

        五息过后,后排装弹完毕,辅兵后退,明军将枪管从盾墙伸出,指向了已经下马步行冲击的后金军兵。

        “呯呯呯……”

        这一波齐射彻底击垮了后金军的勇气,面对着举盾缓缓压上的明军,即便没有指挥官的命令,残余的后金军兵头也不回的窜入了密林中,连袍泽的尸体以及马匹都顾不上了。

        赵靖远这里的战斗也已经结束,假借难民混入的后金军兵被全部围杀,天亮之后略一清点,混入营中的后金细作遗尸三十五人,死在坡下的后金骑兵有三十八人,缴获战马二十五匹。明军死亡九人,受伤十五人,特别是在前营负责接触难民的的五名军士三死两重伤,俱为铁骨朵、战斧等重武器锤砸致死,还有六人死于披箭和飞斧,而难民则死伤超过三十人。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