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庙生 (1 / 3)
张庙生是我近年结识的一位青年才俊。他芳龄二十左右,白面无发,样貌十分秀美,常年留宿广州附近的庙宇,精通禅理,平常也都作僧人打扮,但却不是在册的释门中人。这让我十分好奇,只是多次询问,他却不告知内情,让我大感疑惑。
某天的某次,我们在一起饮酒,吃的是叉烧与牛肉火锅,喝的是我从老家带的乌毡帽牌黄酒。
张庙生并不爱好黄酒,甚至整个华南都鲜有喝黄酒的。因为广州地区不如我们江浙,虽然也有秋风飒爽,绿叶染金的季节变化,但是入秋后气温却没有如我们江浙那般阴冷。不需要黄酒祛湿暖身。
只是,我太过好奇张庙生的身份,便想设一个圈套,探究他的背景。至于圈套,便也是这个黄酒了。黄酒也叫见风倒,入口绵软,带有甜味,但是后劲惊人,若是喝多了,被风一吹,十有八九会醉酒断片。如果是头回喝的,八九成要中招。我曾经在酒厂上班的时候,有东北黑土地来的供应商,号称白酒可以喝三斤,但却被两斤黄酒给灌趴下了。
当夜,等我与张庙生从排挡中出来,一见夜风,酒劲立马翻涌。不过我只是微醺,张庙生却已经眼珠泣血,面皮煞白,神志也有些不清不楚。
我们打了一辆的士,返回郊区。一路上,我有意无意捉摸他的来历,他这时神志被酒精左右,却是将自己的底细和盘托出,待到了我们投宿的芭蕉庵,我已经掌握了解他的生平,只是此时我却更加疑惑了。
张庙生说他乃是观音座下送子金童,因要积攒功德,下界来行善事。下界时投生一外来广州打工者家中,只是这世父母福缘浅薄,不能承受抚养他的功德,便将尚在襁褓中的他遗弃在广州某大庙门前。
很快,庙中僧人有感,出门将襁褓抱到庙中,交予住持处理。住持见到襁褓自带元光,料定是下界行走的罗汉转世,便说庙中之僧修为太过浅薄,无一人可得这份机缘,只能将他抚养成人,却不能收他为徒。庙中僧人当下应是。
当时又有僧人说,既然不能姓释,却要姓什么,叫什么。于是住持用法术推测出襁褓这世的生父姓张,且注定在庙中生活,便取名张庙生。
此后,张庙生便在庙中与僧人们一起生活,打造肉身,修习禅理,倒也活的十分单纯。
直到十五岁那年,先天命一过,张庙生元神觉醒,知晓了自身的使命,便开始行善积德。
前面已经说了,张庙生乃是观音座下送子金童,使命便是为求子的善男信女送去子嗣,延续香火。
我自小接触阴阳,心中敬畏鬼神,对醉酒的张庙生所说的话十分相信。顿觉结识到下界金童实在是自己的造化,根本不疑有他,可等我想探索这金童送子什么流程。那张庙生却好像已经有些醒酒,支支吾吾便糊弄过去。
下了的士,我与他进了芭蕉庵,分了厢房住下,我合衣卧在炕头,心里却越来越好奇,简直像是入了魔障,不可自拔,对那送子的流程非要探究个清楚不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