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一章 天灾巧变人祸,百姓有苦难言 (1 / 2)
“诶-孩子你是不知我们的苦呀,我们住这地叫黄滩;本是这江水冲刷改道形成的一块好地方,我们曹家世世代代已经在这里生活了不知多少代了”。
“这块黄滩坝,地势平坦,取水方便,土地肥沃,年年粮食丰产,我们生活在这里就没有挨饿过肚子”。
“大娘这不是好事吗?你还愁啥呀”
“诶,李小哥你还小不懂呀,不懂这人心才是最可怕的”。
“哦,大娘你可以和我讲讲吗?”
老太太拜了拜手不愿意再说,他儿子接着李耳的话说道:“李兄你有所不知,咱门种地的平民百姓活着就是为了口饭吃,我曹左也没读过书,但是也知道那好日子就是吃饱肚子有老婆孩子,咱庄家汉就满足了”。
“曹大哥这话说的在理”李耳接到。
“我还小的时候,有一年雨季发大水,长江边的堤坝被大水冲垮了,方圆几十里的地都被淹了,那一年是真惨呀,满地的破砖烂瓦,连绵几十里的哀嚎惊天震地,那大水直到二十三天后才得褪去。
那时我们这的县太爷姓范,范老爷体察民情,平日里就是一个清廉的好官;发大水后他即刻组织这城里城外的青壮乡亲总记三千余人组成抗洪的队伍。
他与各位乡亲同吃同住,每天亲临一线指挥调度,在范老爷的带领下,大家齐心协力一起奋战了十五天,那被冲垮的大口子终于是被堵上,这百里大坝也从新合拢了起来。
这黄滩坝内的大水直到堤坝被合拢修好的七天后才退去,发生这么大的灾情那朝廷本来是要发告示治周老爷的罪的,但是又说念及他年时已高,故责他修筑堤坝将功补过。
李兄我曹左虽是个种地的庄稼汉没读过几天书,但是这做人的道理还是懂一些得,不说这次治理大水时,范老爷年过半百了还天天风力雨里,和大家在荒郊野外同心协力的抢救堤坝,若不是范老爷及时处置得当,估计这黄滩坝这邺县也就没了;更不用说他平日里治下的邺县那也是也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太平日子,那些年没有谁不感激这位姓范的青天大老爷。
所以朝廷发告示说要治范老爷罪的时候,乡亲们都觉得朝廷的处罚说不妥当的。
再说那百里堤坝临时抢修后,范老爷怕再出差错,他又安排乡亲轮流守堤,每天有人巡逻我们这才平安渡过那个雨季。
再后来,那年的秋冬季节,范老爷更是亲自带头,乘着干旱少雨四处募集钱财,乘着旱季江水回落从新加固修缮邺县旁的百里大堤,乡亲们也是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让那百里大堤真真正正成了能抗住任何洪水的护城大堤。
那个冬天以后直到范老爷告老还乡,这黄滩坝也没有再发过大水,在范老爷离开邺城后,乡亲们感激他的恩情在那堤坝的尾端给范老爷立了一块碑年年六月初六去祭拜,希望范老爷能一直震住着变幻无情的江水保佑着我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