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锐不高,水狭不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山锐不高,水狭不深
  荆人遗弓不索,是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孔子去荆留人,是因“单丝不线,独木不林”;老聃皆去,是因“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此乃格局之三个境界,山锐则不高,水狭则不深。

  烈士之爱国也如家。

  屈子行吟,子美苦诵,稼轩阑干拍遍,醉里看剑,嗣同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曾记否戎马关山北,无定河边骨?抚剑长号归去也,誓要撒向青峰秋叶丹!此皆中华之烈士也!是故何以如此?皆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华不独为个人之中华,亦是四万万中华人民之中华!如此便是烈士爱国也如家,可谓仁人志士。然而,此乃小我之国,可得格局之细浅,不得格局之广博。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我中华立友,协和万邦,天下一家。今日之世界是合作之世界。合则利,分则弊。所谓联合国家之联盟者,皆为求和平,求发展所致。所谓欧罗巴之联盟者,皆为西欧一体,独立自主所致。所谓人类命运共同体,亦不过是各国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为一国经济发展所为。无畏前途晴或雨,今日之世界当携手同行。君不见,美利坚一国尊大,大谈美国优先。疫情来临,不思谋合作之事,遑论抗疫有成?反观日本“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疫情到时,又有何惧哉?此人类命运共同体之格局,非小我之见,已得格局之要义。世界各国当秉承“天下一家”,“和而不同”之理念,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之基!呜呼!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矣!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冯友兰先生曾写道:“人生境界有四境。从低到高划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道家也有语:“人法地,地法,天法道,道法自然。”此心怀宇宙,包举自然之心,可谓格局之大者。中国人从古至今都有敬天保民的思想。人与自然从来都不是对立的,所谓征服自然,更是无稽之谈。

  自工业时代以来,西方工业文明不断传入中国。先进的生产力的发展,伴随着原始生态的破坏。酸雨侵蚀着古建筑,工业污水流淌在母亲河,日渐稀少的丛林和那日益迫近的黄沙,不断质问着当今人类的生产方式。人类将何去何从?在我看来,我们必得将目光转换至两千多年前的中国。“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荀子这样写道。这是农耕时代,人与自然最纯粹的关系,是人类格局装下整个自然的体现。

  唯有将自然纳举于心中,唯有心怀天地境界之格局。方能实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理念。方能解决当今世界环境治理,全球污染的重大难题。

  心怀国家民族,这是脱去自我之私,小我之格局;心怀天下各邦,这是脱去邦国之私,大我之格局;心怀洪荒宇宙,万物共生,则为无我之大格局!

  山锐则不高,水狭则不深。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