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有志者事竟成也 ——《后汉书》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章 有志者事竟成也 ——《后汉书》 (1 / 3)
        感谢姬天语凌邪忧的支持!

        第二天一早吃了饭,他们就离开了客栈,等到了新买的房子处,发现那胖子已经在那里了,正指挥着人往房子里搬家具。这些家具材质普通,应该都是当地木材制造,但还算中规中矩,坚固耐用,做工还是很好的,而且比较齐全。大件小件无所不包,还赠送了一套锅碗瓢盆,搬进去就能生活了。

        李氏和老廖头夫妇对田宅家具都很满意,虽然贵,但如果真如吴伦所说,能确保安全,也就不算什么了。他们又感谢了吴伦和刘继祖,吴伦感慨说道:“总算没有辜负先生的托付,把你们母女安全送到了,我和继祖也算完成了任务。你们以后有事,小事可以去找那位姬先生,大事可以通过他来找我和传宗。这是剩下的六十两银子,你们收好。我们还要去宗门办事,就不多留了。”

        说完从怀里掏出来一个钱袋,递了过来。李氏不接,说这就算是吴伦和刘继祖的辛苦费,吴伦却遥遥头,说道:“你们现在刚搬来,干什么都要花钱,还是收起来吧!”说完把钱袋塞到李氏手里,就告辞了。

        李氏也就没再推辞,她和老廖头夫妇都很不舍,但知道留不住,李茹萍还要缠着刘继祖教她练武,这些天他已经抽空教了她不少。吴伦见了帮他解围说道:“传宗能教的就是这些了,师门规定达不到要求,武技是不能传授的。等你把这些练好了,可以去其他门派拜师学武,我们宗门你是进不了的!”

        李茹萍没办法,只能噘着嘴放刘继祖离开。吴伦夫妇、刘继祖、七妹带着小黑告辞,赶着骡车继续朝山里走。山路越来越高,路两边渐渐没有了农田村舍,路上行人也变少了。路两边都是山石或林木,但路却依然平坦,刘继祖探头一看,这么长的一条路居然都铺着石板。看着这些石板,刘继祖似乎明白了宗门为什么需要这么多钱了。

        路上一些地方十分险峻,是天然的关口,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每到这样的地方,吴伦都会停下来,把自己的腰牌拿出来朝路两边晃一下,然后才继续前行,但刘继祖并没有看见人,不知道他拿给谁看。这样又走了半天,终于来到了一个小镇。这个镇子打眼一看觉着没什么,但再一细看,却发现这里和普通村镇大不相同。

        首先是这个小镇非常干净整洁,房屋全为木制,建造的古色古香,路上也铺着石板,一尘不染。路两边栽种着四时长青的树木,都有三人合抱那么粗,一看就知道这个镇子已经存在很久了。其次是镇上的人也很干净。再认真看发现这个镇子上没有农户,行人大多都衣着考究。要么做文士打扮,要么是武人打扮,还有一些忙碌的则是商贾和伙计。

        最后就是很多人身边都跟着动物,种类不一。虽然普通村镇很多人家都养着猫狗之类的动物,但像现在这样跟着主人到处跑还是很少见。刘继祖突然想到前世看到的一些小区,每到晚饭过后就有许多人带着自己的狗出来遛,和现在这个场景有些像。

        但这里的动物虽然也是以狗为主,但其他动物也不少,而且这些动物都比较听话。除了个别狗遇到同类会去闻闻屁股打个招呼,碰到异类会叫一声以外,见不到那种追逐打闹的场面。刘继祖心想这些估计都是通灵馆驯养出来的吧。

        小镇的房屋都是沿着路两边建造,镇口是一家客栈和一个饭馆,过了客栈和饭馆再往前走三十丈,两边才开始有房子。看规模估计都有后院,每栋房子门口都挂着门牌,镇子虽小却是经营什么的都有,什么柴薪、粮食、菜蔬、油盐、茶酒、禽畜、衣饰、瓷器、铁器、家具、杂货、医药、车马、武器无所不包。只有一家写着工匠和邮亭的,刘继祖在其他镇子没见过。

        问吴伦,吴伦解释道:“这里是为咱们宗门提供服务的,都是宗门自己经营。宗门里的人有需要都会到这里购买,那工匠铺是专门为你找匠人定制东西的,邮亭是收发信件的。别小看这些铺子,他们卖的东西除了粮食和那些时鲜的东西,大多都是从京城运来的。京城的执事都是选的最好的,当然价格也贵。你如果有什么特殊需要的东西,也可以告诉这些店铺。只要在京城能买到的,他们都会帮你买来,只要钱给够就行。”

        刘继祖心想这可真不错,有点像前世的跑腿代购了。路的尽头则是并排的两栋房子,也挂着门牌,左边的写着接引,右边的写着问询。吴伦指着两栋房子说道:“这里负责接引和问询。来咱们这里的以三类人为主,第一类人是你们看到的那些商人和伙计,是来这里送东西做生意的。他们都有宗门给他们的路牌,否则根本进不来,跟他们打交道的是镇子商铺里的执事。”

        “也有来碰运气的商人自己带着好东西来卖的,则由山下的执事接待,东西真的好,也会送上来。咱们对货物要求高,给的价钱也高,只要货物好,从来没有亏待过这些商人。”

        “第二类人,是来这里花钱的。有门道的,在各个大城市都有咱们的据点,不用来这里。还有一些没门道,不知道咱们的据点在哪儿,只能来这里了。山下的执事会给他个路牌,让他来这里,去挂着‘问询’牌子的那间房子。你也知道,咱们的收费是很贵的,一般人是付不起的。”

        “第三类人,就是咱们这样的了,是来认定正式弟子身份的,就要去挂着‘接引’牌子的那间了。咱们宗门从来不接受外人自己来拜师的,都是由正式弟子自己选出来,最少要观察三年,达标后传授武技,出了师再来这里认定。这样相当于是经过了一个长时间的观察选拔过程,弟子的人品武技才有保证。”

        刘继祖十分感慨,心想能传承这么多年的门派真是自有其独到之处啊!刘继祖问道:“那如果达不到宗门的标准怎么办啊?”吴伦笑着说:“这种情况很常见,不过你不用太担心,你比我那会儿强,否则我不会让你来。这类未经认定的弟子和认定不通过的弟子为记名弟子。他们如果放弃测试,宗门也会有单独的规矩交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