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八人考验 (3 / 4)
段飞朔答道:“还偷了十两银子和一些干粮。”
李承乾轻笑点头道:“看来还是有希望的。”
他没有给这八人任何物资,若是他们真就这样离去的话,走到半路就得饿死,能懂得如何计划,李承乾十分满意。
寻找可造之材不过是临时起意罢了,李承乾此行真正的目的乃是庐川县。
庐川县地理位置特殊,依山傍水距离都城还很近,是选择基地的不二之选。
李承乾早有计划,一个人的实力并非简单的拥有多少支持者,其中包括财力,人力,武力还有名望,都城的格局基本上已经定型,每一块地皮,每一栋房子,每一个商铺,看似零散实际上都已经有主,而且都城内官署众多,随便打一竿子都能打死一片官吏,人多眼杂并不适合从零发展。
庐川县就不同了,虽归属庐州府实际上却是爹不疼娘不爱,自己发展又没那个实力,这才导致庐川县现在一穷二白。
可庐川县临近麓陵河,只要兴建码头便可发展水运,麓山虽险恶却是满山宝物,可为第二大经济来源,庐川县距离官道也不远,只需修一条干道,来往客商必然会途径庐川县。
除此之外李承乾还构想在庐川县发展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房少昌霸占的良田和百姓所有的田地可以进行整合,而麓陵河可以作为原始机械能,提供的动力可以发展第二产业,只要产业链形成就可以解决庐川县的贫困问题,所生产的产物可以销售或再加工,如此不仅解决庐川县百姓的就业问题,还能大幅度提高本地百姓的生活质量。
只要形成区域产业模式,就不愁没有资金,只要有了钱,招兵买马招贤纳士都会变得容易的多。
李承乾甚至还构想将东麓山庄改建为书院,以此提高百姓的文化水平,教育事业越发达,源源不断的人才就会化作新鲜血液注入这个国家,等李承乾成功登临王位之时,他相信这个国家将迎来前所未有的繁荣昌盛。
这一切还只是构想而已,万丈高楼始于垒土,李承乾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获取庐川县的统治权。
依颂国律法,王侯皆有封地,就比如沐王爷,他是颂帝的弟弟,封地位于江州府,有百亩良田,而李承乾虽然是承王,却是皇子,皇子若求封地便意味着退出皇位之争,因而李承乾和信王都没有封地。
想要把庐川县划归为自己封地,便要退出皇位之争,哪怕是前主也绝不可能这般愚蠢,但李承乾偏要反其道而行,不仅要获取庐川县的统治权,还要名正言顺的参与夺嫡之争。
翌日,李承乾早早便穿扮整齐,将一封书信交于奇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