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爱情(续) (2 / 1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爱情(续) (2 / 19)
        她又说道:“你们生物制药厂化验室不是有二个女的也会打针吗?”

        我回答道:“上班时忘记打了,下班时在想起来,但她们已下班走了。厂里人对我说道:“你到食品公司医务室去打一样。”

        她再回过头来看了看我,然后说道:“你在这里坐一会看看报,我上楼上有点事,一会就回来。”说完脱下白大褂往墙上挂衣的衣钩上一挂就上楼去了。这时候一会儿楼上传来几个姑娘叽叽喳喳的说笑声和调情迫骂声。

        此时我那有心情看什么报呢?拿过一张方櫈坐下等吧!是否嫌我太土的原故,不愿给我打,有意拖时间。我看看外面的天气,一轮晚霞己来到,那景色特别的美。我低头看看自已全身,我一点也不土,一般城里人还没有我穿得风光。上身穿了一件厂里刚发工作服,衣服上印着四个金字,生物制药。工作服的布是老家嫂嫂织布厂织的。这个厂诞生于六四年老家西旸桥西街,被公社搬迁到公社大会堂旁边。衣服是婶婶她们江阴第六服装厂生产。他的前身也是西旸桥中街,那时没有厂长一说,只有师徒关系。一九七二年十二月我去当兵走时还在西旸桥。后来又通过行政命令才迁到文林的。

        社办企业不属国家经济计划之例,所以国家不供应任何东西,也不管销售。国家每年发给每个公民的布票是每年每人一尺六寸。做了上衣就没有裤子。所以流行了一句顺口话:“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嫂嫂那家的织布厂,早就淘汰了用棺木做织机的老传统。用上了国营企业一样的现代化新织布机,并聘请了上海,无锡的国字号大企业上退休下来的师父来做师父。由他们管质量和维修机器,所以质量也是精品,但还称土布。虽供不应求,也不要布票,价格要比国定价便宜,但还得称土布,没有国家的通行证。

        下身穿一条新的夏军裤,当兵发的时候是中国第一代所谓三七开,也就是的确良。中国几千年来一直沿用的棉花织布的传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被打破。军装好看度和强度比棉纱好,但吸水性和防火性没棉花好。

        脚上穿的皮鞋是定做的,可算精品。

        里面穿的一件白色的的确良衬衫,是徐模安母亲向她女儿要来一张的确良券,特地跑到市中心的百货大楼专柜买的成品衣。全市唯一供应成品衣的地方。其它地方只能供应布,自己再去找裁缝做。

        脚上穿一双黑色的尼龙丝袜。

        摸摸自己的头发也很好;洗澡时特地擦了二遍香皂。头发还散发出一阵阵香味,就是当个新郎官也不过如此。

        等人心焦,有的事怎么还不回来?

        终于有人下楼了,我满心喜欢。可下楼的人,不是她,而是别人。

        人一个个的慢慢地下,天也慢慢地暗下来了。走到快楼去人空的时候,她终于下楼来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