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引子 (5 / 11)
在清朝男人都得留长发,扎辫子。文革初在西旸街上还能见到渔民后代的小男孩还扎着辫子,说这样小孩好养活。
到了下半年,月亮奉命调防到西边去值守。如果有人从亲王墓口到西旸桥去,也会遭到同样的问题;没有散发就有影子在你面前带路。如紧张害怕散发了,那您一定能见到披头散发的女鬼。您吓得停下,又仿佛见到嫒妃在跪拜天上的月亮。此时此刻你一定吓得尿淋裤内脚抖得无法挪动双腿了。
那个三天就吓死的老汉,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别人都劝他,今天月亮这么好,别去西旸街上了。他不信非要见见嫒妃长得如何美貌,去了。可真的碰到了,吓得他浑身发抖,僵住了一会,见嫒妃不走,他也不敢走,最后他退了回去。退过古墓口,他扭头就拼命逃;那时候男人都穿长衫,他逃得越快,长衫的摩擦声在寂静夜晚显得格外声大。他以为是女鬼追他来了,所以逃得越快。逃得越快声音越响他越害怕。逃到家中拼命敲门,夫人在屋里骂道:“叫您别去,别去,现在逃回来了,没出息”。一边急忙来开门。见他浑身发抖,嘴里直喊:“鬼,有鬼,是个女*******人走出大门四处张望了一下说道:“哪里来的鬼?叫你今天别去西旸街上买东西了,明天白天去,你不听,碰到古墓中的女鬼了吧?快去睡,睡到天亮就没事了”。
他躺在床上嘴里不停地的喊有鬼;我冷。夫人给他加了一条被子,一会还说冷,有鬼。三天的折腾,滴水未进的他就走了。真是自己吓死了自己,外面传得更神乎其事。
亲王的古墓这么会到邓家村后背这个地方埋葬呢?我带着这个疑问多次访问邓家村周围许多村庄的老人,得到的一个共同的答案是嫒妃就是在这方圆十几公里范围内某个村的人。
证据之一,嫒妃第一次见亲王说话声音特别甜和轻,符合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特证。有明显的嗲声嗲气的吴语口音。听上去又一种让人愉悦和美好的享受乐趣。
第二,亲王虽没有碰过嫒妃,但心里深爱着嫒妃。想百年之后能在奈何桥上见到嫒妃。所以嫒妃来了以后不久,亲王就叫管家带着风水先生来到嫒妃的家乡一带寻找**。
风水先生和管家找了几十个地方都不理想,结果在邓家村后背发现了这**。原因是古墓西边有几条内河和水塘,常年不断的水向下游大河浜流淌。这不是财水滚滚吗?再着在古墓西边五六米的地方有一块莶棵岗,莶棵的叶子像刀一样锋利,是驱邪避灾的最好东西。按照他的谐音是先科,先科。就是子孙后代能先科状元。那水沟中和水草中的鱼按风水先生的话讲金鱼跳龙门,世世代代官运亨通。
那大河浜更是了不得,通江达海财源不断,永世万代享用不尽。
风水先生转了几圈,看完后悄悄地告诉管家,这难得一块**如何如何,天机不可泄露,赶紧回去朝见亲王,买下这块宝地。
从古墓出来,在回家的路上,越想越觉得爷爷的伟大,太勇敢了。年轻的时候,几乎天天天不亮就要走过此地,到西旸街上去卖菜。过了古墓进入邓家村虽可以平息一些。但过了邓家村马上进入一边是大河浜一边是鱼塘。天好路干走路也得当心,一到冬天遇到刮风下雨,泥泞的小道一不小心就会滑进鱼塘或大河中。冬天的一场雪或雨,没十天半月路就不会干。一步一滑仿佛像红军过草地一样提心吊胆,幸巧爷爷不惜工本弄了一双钉鞋。
钉鞋鞋底有几个大铁钉钉着防滑,鞋子做好后用桐油浸上一夜,然后拿出来放在太阳底下晒上几天,等全部干了,再浸桐油,再晒。连续几次,几个月时间方能防水防滑。小时候我穿着他当玩具玩,挺重。
在没有橡胶雨鞋前,一般条件比较好的家中都有一双二双的。到文革时这古董级的东西就退出历史舞台。
爷爷长年累月在西旸街上卖菜和大家都混熟了,也有了几个知心朋友。朋友们劝他在街上租间房子住住,再到街后背租几分旱田种种蔬菜。何必天天来回跑,受这么大的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