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三章 勿里洞岛
俗话说空穴不来风,在拍卖会场上,所有的竞拍者都对沃特法狮子大开口所提出的4000万美金的天价望而却步,同时一种流言却在人群中弥漫,就是在勿里洞岛的当地渔民手上,还有大量之前私自打捞上来的瓷器。既然打包买不起,那么散装的能带回去一点儿也不错啊,所以裘老爷子,陈义贤和那个自称是湖南古董商人的廖先生就都动心了,几个人一拍即合,当即决定先去雅加达再前往勿里洞岛,看看到底能不能有什么收获。“张叔叔,那个古董商是什么来头,你清楚吗?”说到这里,裘若岚敏锐地意识到他们一直漏掉了这个并不在照片中的重要的人。“我们对他其实不是很了解,大家都是华人,互相信任,我记得他说自己叫廖泽湘,是个商人。”“既然不熟悉,为什么要和他一起去呢?”裘若岚追问到。“因为时间比较紧迫,印尼那边的情况我们并不了解,为了安全起见,就一起同行,好相互有个照应。对了,我们一路上都是住的两间房,我当然是和裘老住一间的,所以和这个廖泽湘也没有过多的交流。”“那后来呢?”裘若岚瞪着大眼睛问。“后来我们就按计划一起去了雅加达,在那儿转机到了勿里洞岛,机场很小,我们坐的是ATR72型的螺旋桨飞机,空中很颠簸,好在航程很短,一会儿就到了。出了机场以后,我们在游客比较多的小镇上住了一晚,第二天便请了当地的向导从北面一个叫Keleyang的码头包船出发了,我记得很便宜,一天也就五六十万。”“五六十万,这么贵还便宜?”裘若岚天真地问,而一旁的欧阳岳正好抓住机会调侃她一把说:“丫头,下次哥哥带你去**玩玩,你就知道印尼盾有多值钱了哈哈。”原来印尼的货币印尼盾五六十万不过**三百来块,跟现在国内景点公园划个船半个小时就一两百**来比,那真是良心价啊。不过他们乘坐的,是当地人砍倒本地的大树再把树干刨空以后特制的独木舟,大一点儿的坐五六个人完全没有问题,再加装一个引擎螺旋桨,在勿里洞周边的小岛上穿梭跳海,是非常方便快捷的。张铁山喝了一口茶继续回忆着,他们当时就是坐着这样的独木船出海的,离岸越远,海水越清澈,水里的珊瑚礁和鱼群都清晰可见,他们在想,难怪当初这里的渔民能够潜到15米深的水下去摸文物,如果海水的能见度不好,是根本不可能的。在大海里,水至清则无鱼这句话是不适用的,尤其是在这种可以和马尔代夫匹敌的海水中,应该是叫林深见鹿,海蓝见鲸更为贴切。在路过了一个荷兰殖民时代所建的海上灯塔后,向导告诉他们,他们已经接近了当初发现黑石号的海域,这边有一些分散的岛屿,上面的土著渔民家里可能会有他们想要的东西。于是他们上到了几个小岛,在向导的带领下去拜访了岛上的居民,很快就有了收获。
开始的时候,这些渔民并不知道他们的身份,害怕又是印尼政府派人来收缴文物,所以都闭口不承认自己手上有盗捞的瓷器。尽管向导一再解释这几位是来自中国和马来的客人,但还是没有人相信。因为强行收缴文物的事儿印尼政府干过不止一次,所以家家户户但凡有捞到黑石号文物的,都藏的很隐蔽。后来他们耐心地解释,并把随身携带的一些生活用品送给渔民,有个胆儿大渔民的就偷偷邀请他们到自己家里,只见他在茅草房中间的泥地上挖坑,一会儿就挖出了一件埋好的瓷器,一看果然是黑石号上的长沙窑瓷器,在漫天的要价还价中,最终成交了第一件瓷器。这个消息不胫而走以后,紧接着就是第二件,第三件......当然也有个别耍心眼儿的渔民,用一些做旧的仿品夹杂在真品中间以真品的价格向他们售卖,可是这哪里逃得过张铁山和裘老爷子的眼睛,不过为了搞好和当地居民的关系还有从自己的人生安全考虑,他们也会以合适的价格买下这些赝品,然后在带回去挑拣的时候处理掉。就这样忙活了几天,也算是小有收获,而在这个过程中,陈义贤的心态却悄然发生了变化。
()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