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黑石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二章 黑石号
  “大唐宝历二年。”此话一出,大家都望向一直默不作声的郑老板,似乎他还有话要说,他见众人安静了下来看向自己,便放下了手中的茶盏,清了清嗓子,像讲故事的说书人一样缓缓道来:“宝历这个年号和你们熟知的开元,贞观,甚至垂拱,大中等唐代年号不同,因为他是属于一个在唐朝历史中并不十分著名的皇帝,唐敬宗李湛。他是唐穆宗的儿子,其实唐朝在安史之乱后,有过两次短暂的中兴,但是到了唐敬宗这个时候,朝纲紊乱,皇权旁落宦官之手,已经离盛唐相去甚远了,公元861年是宝历元年,宝历就是唐敬宗李湛的年号,宝历二年就是862年,同一批瓷器上有“大唐宝历二年造”的文字,很明确地说明了这批瓷器的烧造时间,介于从他们出水的情况看,这些瓷器都是全新的长沙窑外销瓷,所以可以判断这艘沉船的年代应该就在唐宝历年间。”郑老板的一席话很清楚地道明了先前这些长沙窑外销瓷的来源,是来自于一艘唐代沉船,那么这是一艘什么样的船呢,它来自哪里,又要去向何方,又是在哪儿沉没的呢?

  “时间回到了1998年,有渔民在印度尼西亚的勿里洞岛海域发现了一艘沉船,当时名BatuHitam,因为是在一块黑色的大礁石附件发现的,所以中文名就叫黑石号。当时在印尼的一家德国打捞公司向印尼政府申了对黑石号的打捞权,在印尼海军的护卫下,随即就展开了打捞工作,到第二年六月基本完成了打捞。为什么这么快呢?注意所用的字眼儿是打捞,而不是考古发掘,打捞公司并没有遵循考古发掘所需要的严格程序来尽量保护船体和船上文物,采取了很多现代化的打捞工具和方式,一切都只是为了提高打捞速度,更快地创造经济效益。虽然这样做对文物造成了一些不可挽回的损伤,但幸运的是,船体和船上的货物,主要是来自中国各地的瓷器,基本都保存完好,其中数量最多的当属长沙窑,有五万件以上,其余的还有少部分的越窑,邢窑和巩县窑,据说还有非常稀有的唐代青花瓷。而这艘船本身也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因为它原来是一艘保存相对完好的用非洲特有木材所打造的独桅帆船,全身上下不用一根钢钉,采用特制的草绳缝合捆扎船体,是一件一千多年前的工程杰作,本身就是一件巨大的文物。经过两年的清理,船上所载的瓷器,玉器,金银器等数量竟然达到了惊人的67000多件,当时就有专家惊呼,这简直就是一座藏在海底的中国唐代艺术宝库。而后围绕这批文物的归属问题,各个国家产生了严重的分歧,但是由于这家打捞公司并不是第一次在附近海域打捞沉船,并与印尼政府约定在先,所以他得以在印尼政府的默许下公开向世界各国文博单位销售这一批文物,18年前就开价4000万美金,约合4亿**,当时中国的扬州,上海和湖南博物馆都派出工作人员赴**向这家公司提出了购买意向,但由于对方要价确实太高,而且一部分文物需要和印尼政府共享,手续复杂而最终导致流拍。三年以后,来自新加坡的邱式财团最终以3000万美金购入了这批文物的绝大部分并捐赠给了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而剩下的一小部分珍品据说是以更高昂的价格落入了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神秘买家之手,并从此销声匿迹。直到近些年,市面上似乎又出现了一些类似的瓷器,但是难辨真假。”

  听着郑老板如数家珍一样将黑石号的故事一一道出,大家都听得入了神,同时也对郑老板的身份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特别是陈冲,对黑石号他是有所了解的,毕竟失踪的父亲可能和上面消失的一部分瓷器有关系,而眼前的这位郑叔叔竟然对每个环节都记得那么清楚,让他不禁怀疑眼前的这个人是否参与过当年的打捞和拍卖,或者会不会知道更多的内幕?正当他想一问究竟的时候,他发现对方炯炯有神的目光正直直地盯着自己,一时有点头皮发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