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四章 质子异人
战国时期各国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一般都会派出王族的子嗣到其他国家作为人质,有小国送质子到大国,有大国送质子到小国、有小国送质子到小国国还有有大国送质子到大国的,而一般人质一般以国君的儿子中的太子为多,太子是储君,他们的地位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下,以太子为人质显示出质一方的重视,某种意义上来说太子出质相当于向他国派遣的外交大使,这在后来的汉、唐、明三个时期尤为明显,还会安排这些人在会同馆、四方馆之类的专门用于外国人居住。
那么来说说秦国为什么要送出质子,按道理在战国后期由于秦国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使得国力急剧膨胀,同时也让秦国成为了当时的强国,应该是不需要向他国派遣人质,即使送人质一般也不送太子,其实这与当时秦国的战略有关,阏与之战的同年,范雎被昭襄王任命为客卿,四年之后又进为丞相,范雎对秦王提出的策略就是“远交近攻”,其后秦国也一直在认真执行,楚、齐、燕是远交盟友,那么三晋就是攻击对象,魏韩两国伊阙之战后基本已残,秦国当时的主攻就是赵国,然而正是因为秦国太过强硬,多次出兵攻打关东的其他国家,并且很少有战败的时候,所以其他的国家在秦国的铁骑之下瑟瑟发抖,很多小国家也是担心被秦国侵略所以经常性联合起来反攻秦国。
秦国一看,不行啊!你们都联合起来了我打谁呢?所以才会有选择送质子到当时能和秦国国力媲美的赵国的情况发生,秦国这一招确实做得极妙,其意在混淆试听和挑拨其他国家与赵国的关系。其他的国家看到你赵国都接受秦国送过来的质子了,那么我们谁还敢和你结盟,难道我们不怕被你临阵反戈背后捅一刀吗?当时的赵国也认为自己国力强盛也不在乎其他国家的看法,所以就没有也成为关东国家中唯一没有和其他国家结盟对抗秦国的国家,赵国的这种处理方式正中秦国的下怀,所以就一直有了一边打战还送质子的奇怪行为行为。
有趣的是从前306年到前221年,秦国最后四位秦王当中有三位(昭襄王、庄襄王、秦始皇)都是是人质出身,并且刚开始都还不是太子,没有继承的权利,反而唯一当过人质的悼太子有机会成为秦国的国军的人没能继位。在这三位人质中又以异人的逆袭最具代表性,异人能够成功当然也和后来的秦国丞相吕不韦的谋划有关。关于异人质赵的时间史书上没有说,不过根据《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
秦昭王四十年,太子死。其四十二年,以其次子安国君为太子。安国君有子二十馀人。安国君有所甚爱姬,立以为正夫人,号日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无子。安国君中男名子楚,子楚母日夏姬,毋爱。子楚为秦质子於赵。秦数攻赵,赵不甚礼子楚。
秦昭襄王四十二年安国君被立为太子以后,吕不韦见到安国君把他十分疼爱的爱姬立以为正夫人,也被称为华阳夫人,但是华阳夫人却没有孩子,刚好安国君有一个儿子在赵国为质,自己又在赵国知道有这么一个人综合考虑之后觉得里面有很大的操作空间,这之后吕不韦想开始烧异人这个冷灶。
异人质赵应当在秦昭襄王四十二年之前,虽然赵武灵王效胡改革之后赵国日臻强大起来,但以秦国的性格来说,不可能无缘无故给赵国送人质,必定有什么样的事件发生令秦昭襄王对赵国释放善意。
异人生于前281年,秦昭襄王四十二年是前265年,在这16年间秦国多次攻打赵国,攻城略地无数,除了昭襄王三十七年(前270年)赵国的大将赵奢在阏与(今山西和顺)大败秦军,因此很有可能异人就是在这之后被送到赵国做人质。
那么很久当时的情况来看,就知道异人人质生涯绝对十分悲惨,首先和他的身份有关,异人是秦昭襄王的次子安国君的儿子,就是说他的父亲安国君并不是不是太子,这也是为什么吕不韦在得知安国君被立伟太子之后才做出投资异人的举动,典型的无利不起早啊!说到异人自己,安国君二十多个儿子,他又只是其中的一个,因为他的生母夏姬也不受宠,因此异人可能也不被安国君宠爱,所以这样一个普通王孙对于赵国来讲并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既不能威胁秦国顶多暂时达成了跟秦国的表面和谐。所以才会有异人在赵国的悲惨人质生涯,自己在秦国没有什么地位,就连亲生父亲也不重视,二十多个儿子,多一个少一个也没有什么关系,因此也导致赵国根本就看不起异人,有他没他都一样,秦国不会因为异人为质就停止战争,赵国也觉得异人不能够威胁秦国,只是把他看呀在都城邯郸,也不把他当成什么重要人物。
因此从异人出质的那天起,赵国不重视他会对他无礼的行为就已经是注定的。质子在其他国家的生活很大程度取决于所在国的态度如何,-般来说为了显示对人质的礼遇都会比照人质在本国时候的身份,有些甚至会有特殊待遇,比如说晋怀公为太子时在秦国当人质,秦穆公甚至将自己的女儿怀赢嫁给他。
当然到了异人这里,由于他本身身份普通,秦国不会对他有什么资助,加之秦国赵国经常开战,这根本就是四号不在意他的生死,所以异人在赵国的生活比较困顿和备受欺压,“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史记吕不韦列传)住的地方来讲,不是和所在国的诸公子住在一起,可能和别国的质子住处相邻而已,例如秦始皇自小与燕太子丹在邯郸相识,从当时礼法来说,二人住处如果不靠的很近的话,两个小孩是没什么机会认识。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