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篇 活着
我最崇仰的作家有两位:余华先生和白**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女士。
网上常常把余华先生定义为先锋派,讽刺作家。
但在我个人眼中,他更像是拿了长矛的现实主义作家。
同为描绘生活的作家,余华先生善于展现生活的苦楚,阿列克谢耶维奇女士擅长用事实给予苦楚支柱。
这篇就先谈谈我个人对于余华先生的《活着》这本书的感想吧。
闲在家这些天,我把余华先生的《活着》又反复品味了三四遍,真应了一句话:好书百读不厌。
让我感触最深的不是那段现在网上比较火热的“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而是在“我”听了福贵讲了一段过往以后,说的“他是那种能够看到自己过去模样的人,他可以准确地看到自己年轻时走路的姿态,甚至可以看到自己是如何衰老的。”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就已经该感到庆幸了。
到底是该留下点记忆,好在年迈时回想,不会风烛残年之时,还失去了年轻时的乐趣。
第一次买来《活着》,好像是在初中,那时的一切都特别明丽。
同学们上课小吵小闹,惹得老师无奈地笑,下课更是走班串座,迎着暖阳的光,开怀疯叫。
在这样热热闹闹的班里看,写诗歌,就是我以前的乐趣了。
虽然我还年轻,可常常与书为伴的我,却像过着半百老人的生活:喜欢晃晃悠悠的藤椅,喜欢喝茶,喜欢一下午坐在阳台看楼底的花,喜欢一个人散散步,和自己说说话。
每每剩下我一个人在某处,我总想起《活着》里的那一幕。
在福贵的孙子也离开人世以后,他去市集上买了头快被宰杀的老牛,然后同那头通人性的老牛相依为命,慢慢度过了许多个春秋。
余华先生在这本书里雕刻福贵最后的做法的时候,真是用心了。
他曾在日文版自序里提到过这么一句话:“我用的是第一人称的叙述,福贵的讲述里不需要别人的看法,只需要他自己的感受,所以他讲述的是生活。”
这种惬意的人生观,不攀附权贵,不妄图轻生,与天地同老,和日月共衰。
也许它正是我,乃至许多别人口中的“厌世”之人一直在追求而不得的高度吧。
但那是福贵的生活,醒来驱牛耕地,入梦和家人团聚。
而不是我的生活,早上八点起,晚上零点睡。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