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八 忧伤以终老(二) (3 / 3)
谋士的眉头却皱了起来,目光也粹亮了,直盯着那笑得清夜无尘的主子:“王爷,您……”
却见之惟仍在微笑,眼角眉梢间的神色却已变了,如一钩滑出云层的新月,皎然如银。“我还能拿什么权作人心中的最后一道防线呢?”他停顿了下,眸中已殊无笑意,“当真的亲手攻破了这天下第一雄关。”
自朔方之后,轩龙国土便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并无险要可守,几座堡垒军寨望风而降,于是南下以来,靖难军还从未遇上任何实质性的抵抗。因此,谋士摸不准自己这位被逼无奈而起,又一向以宅心仁厚著称的主上,会以怎样的态度面对这第一仗、第一关,故而不得不出言试探。此时听到他的回答,不由又惊又喜:他显已做好了破关之准备,还比预料的走得更远——未破关已想到今后之守关,思虑竟如此深重!喜的是此,惊的亦是此。
正暗暗思量时,只听之惟问道:“那薛朝义,你见过吗?”
薛简,字朝义,便是澜州刺史、忠威将军,文举人出身,又以武举人出仕,已镇守了眼前这座锁澜要塞近十年的将领。然而对他的来历,林云起所知的却并不止这些:“在神武将军府上见过一次。那次,他是回京述职,虽尚只是个副将,但跟在当时的澜州刺史刘谐之后,却比那刘某要从容许多,眉目谦和,进退有度,果然没过多久,刘谐调回京城后,他便升了正职。再后来又听说:以前刘谐那一点令人称道的治军之策,其实也是出自他的谋划,只是他从不居功张扬罢了。想来也是,这薛简的出身便定下了他这韬光养晦、谦冲低调的路子:**乃是信王的乳母,因此自幼便在信王身边侍从。信王之母恭妃性情柔弱,圣眷并不优渥,信王也一直以来并不得势。不过恭妃对那薛家母子一直照顾有加,薛氏也就对主子忠心耿耿,由是结下了深厚的主仆情谊,据说薛简读书考试的资用都是恭妃赐的。而那恭妃其人虽默默无闻,却实出身甚高,乃是前灵英侯瞿氏之女,那风头甚劲的刘家追溯起来不过是她祖上家将。因此,刘妃虽恃宠而骄,却也对这恭妃礼敬有加,由是,两人之子——信宁二王也就一直关系非比寻常。信王应该便是通过宁王,而将这薛朝义安置在了军中。”
之惟于这庭掖纠葛其实也早有耳闻,只是以前并不上心罢了,此时点点头:“难怪这之恺腹内草莽,却也敢来这边塞指手画脚染指军权,原来是仗着有这么个奶哥哥啊。”
“锁澜关内精兵八万。”林云起抬起头,那边云深之处,雄峻关隘已隐现峥嵘,“他以为是他彀内之物呢。”
想那信王资质平庸,内廷也无强恃,竟也有一颗勃勃野心,用尽一切钻营,不惜在宁王身边扮了二十来年的慈祥兄长、忠良谋士,却在最后一刻举一场豪赌,亲手毁去这枚经营多年的棋子。如此铤而走险,怕不仅是因宁王已起决裂之心,更是在赌一赌他那乳兄的赤胆忠心吧?以为那深受他母子恩泽的边将定会来驰援,如此,便能拥兵在手,另起炉灶,成己大事,却不料最终——“锁澜关按兵不动,竟未出一兵一卒。”之惟转眸,眸色清澄。
“如若薛朝义真提兵去了,便无异于开门揖盗——轩龙所有精锐都在朔方城干将起来,只怕要失陷的不仅是灵水、朔方,更是整个西北门户!如今惨败的,恐怕便不是孑利了……”林云起现在说起,仍不免有些后怕。
“幸好,他没有这么做。”之惟冷笑了声,“若是如此,我苦守灵水,又还有什么意义?”
“王爷当时就估计过他吗?”林云起不由问道。
此时已近傍晚,浓云愈重,隔江望去,层云之下,两山夹峙,一道浅灰色铁线如接云天,那便是轩龙第一关——锁澜关所在,望不见的,是它身后,群山环抱间的金池汤城——澜州城,不知那守城的主帅会否也正扬眸远眺,于风中凝望对岸云翳般涌动的靖难之旗?
“没有。我谁也没有估计。”之惟缓缓摇头,坦言,“我那时只愿也只能相信:我身后所有的轩龙守将都还有最后的良知。”
林云起的沉默只有片刻,随即抬眸:“可薛简现在收容了信王。”
之惟眼望着江面,没有答话。
正在这时,传来得得马蹄之响,原是探马飞驰来报:“江上来敌!”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