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长路漫浩浩(一) (1 / 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六 长路漫浩浩(一) (1 / 9)
        轩龙弘道肇运圣纯仁皇帝之上

        仁宗弘道肇运圣纯仁皇帝,讳之惟,明宗第五子也。母孝昭高皇后。幼端重沉静,明宗甚爱。时圣祖九子兰王无嗣,明宗素与之厚,乃允过继,肩挑两房。隆熙二**,册为兰世子。比长,嗜书,智识杰出。靖平三年,封兰王。

        靖平十五年,灵水兴疫,帝自请济之,明宗称之,天下莫不以为仁。

        十六年,乃还京,明宗怜其殊瘦于旧,对曰:“吾貌虽瘦,而天下肥。”明宗大喜,谓之“有君人之识矣。”

        零星的小雪于天地间旋舞,不时扑人颜面。虽有随从撑伞,兰王的手中的稿纸还是被雪片打湿,他便索性抬了睫,不看那纸,仍是将篇不短的祭文颂得清楚流利。这时,终于有人开始相信:这篇祭文的确是出自兰王亲笔。

        文中颂扬了何医官以身殉职的事迹,详细描述了他为救病儿而染病的种种细节,文辞质朴,情怀动人,让许多素日里与何医官相厚的大夫都忍不住红了眼圈。所有的人,不论平时意见同不同,此时都在风雪中静静的聆听着,也有人抬起眼来,默默注视着救治所后那道滚滚尘烟——和所有死去的病患一样,官居五品的何太医也只被简单的火化,连绵的山峦里不过又添一座草草修建的新坟,唯一不同的可能就是,今日送葬的有灵水所有的官员和大夫,还有这漫天的洁白雪花。

        念完祭文的兰王也抬起脸来,弥蒙的雪片让他容颜一瞬模糊,而他只觉点点冰凉刺痛了两颊,随即便转过眸来,扫了眼下面,淡声道:“各营的代表这就请随小王回府,其余的则请先各回岗位。一有结果,小王定会即刻遣人通报。”说完,便头也不回的走入风雪之中。

        而这头领了剩余大夫回营的断云,第一件事便是叫来了清执,将祭文交给他:“能翻成胡语吗?”

        少年扫了眼上面落款,却并没有推辞,点了点头:“好。”

        她不由微笑,掀帘出帐,外面的雪似乎小了一些,广袤的原野在雪光中格外辽远。

        当天下午,救治所里便收到了兰王的通报,也是他的决断:允许大夫们统一商定更加明确的收治标准,但已收入所中的病人不允许任何大夫再行诊断。虽然,还是有不少人对这结果不服,却也无可奈何,因这是他们自己也同意了的:两营各推选五名代表前去兰王处,投票表决是否要制定新的诊治标准以及是否要重新诊视营内病患,当时,是都觉此方案公平可行,却忘了到最后如票数相等,相持不下,还是只能由位高权重的兰王一人说了算。而这位王爷,如今似乎越来越深不可测,行事也越来越出人意外。

        清执听到消息却已不再惊奇,只庆幸大病初愈的小鸽子不用再遭一回折腾。营帐内,一字一句仔细的翻译着祭文,他没忍住一次次堕泪,却已学会忍住不去追究这些文字背后究竟隐藏了几多真心几多暗算。少年只是尽心的翻译完全,按时交出。也不意外当天晚上,营里营外,甚至灵水全城顿时就都传遍了何医官的事迹,因他们的文字而掉落的泪滴里,他也不想追究:有多少是被感动多少是因不安。

        就这样,风雪持续了数日,天气一日冷似一日。也不知是不是受寒的缘故,清执几天来也有些腹泻,所幸倒也不重,他也就没在意,自更不会和人说,反是背上的伤还隐隐作痛,时常惹他心烦。其实,挨打后的当天晚上,李骥就来给他上了药,仔细的包扎了伤口。不过,这位李医官不苟言笑,手也重些,上药的时候,他疼得龇牙咧嘴,忍不住就想起笑语晏晏的何医官,再忍不住落下泪来。及至现在,虽已帮着翻译了一大篇祭文,可胸中那一份郁郁,却总是无法舒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