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3 (3 / 3)
春妮:“老师,你们教的字我真的都会,不信你可以考我。不早了,我还要回去发面蒸馒头。”
方老师:“……哎,哎,你这小姑娘,跑这么快做什么?识字就识字,老师又不会吃人。”
这位方老师是海城本地人,不止说话绵,性格也像本地人一样,细心,绵软,关键是很负责。虽然每次春妮去接夏生,他都要老生重弹地唠叨她几句,让她来上学,但他哪次都会等到学生们都走之后再最后一个离开,还会陪着春妮姐弟俩走过那段没有路灯的小路。
春妮感激中有些苦恼,几天后跟夏风萍在一间咖啡馆里见面,她大吐苦水:“……我做的馒头方老师不收,我说当是给他夏生的托管费,还被他骂了一顿,该怎么办哪?以前想欠人情都没得欠,现在欠下人情,又还不了,更难受。”
夏风萍说她:“那你就满足方老师的心愿,每天去读书啊。”
春妮:“我认识字,你忘啦?”
夏风萍嗤之以鼻:“你那叫什么认识字?上回给我留个字条,桥梁的桥字都能写错。你再不抓紧机会多认几个字,真的只能在街上卖一辈子早点了。”
春妮被憋得不行,她又不能说她笔误,写的是简体字,再过几十年,全华国都得跟她那样的写。
她只好说:“我得先养家。才小半个月,一袋面粉又涨了两毛钱,我的馒头却不能总跟着涨。这么涨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不趁面粉便宜多卖点馒头,往后我怎么办?”
春妮说的面粉涨价是指的以前政府发行的法币涨价,法币也是他们沙北省等没沦陷地区的主要货币。她来海城后,城中疯传海城要另外发行货币,法币很快会被淘太,她赶着用高价私下换了些鹰洋和大洋,加上她妈以前攒的,手上现有五六十来块大洋。但她手里的法币更多,眼看着法币一天比一天不值钱,能不着急吗?
她又不能指定顾客使用的货币,每次收到法币还要想法子兑换成更保值的货币,简直愁死个人。
夏风萍抬头看咖啡馆的自鸣钟:“不是说那位大记者十点钟来吗?这都快十点半了,人呢?”
今天春妮跟夏风萍见面,就是为的朱先生说的,他那位记者朋友想采访她的事。
她拉夏风萍一块来,一是因为她跟自己都是亲历者,两人一起也好互相印证,再者,她记得朱先生说的,这一行门道多,夏风萍是本地人,为人又机灵,说不定可以帮她掌掌眼。
夏风萍问完这句话,咖啡馆的门被推开,一个跟朱先生戴同式眼镜的小个子男人看到桌子上的台号,径直走到她们面前:“请问哪位是顾小姐?敝人是《海城新报》记者洪良佑,对不起,我来晚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