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赈陈州 (4 / 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包拯赈陈州 (4 / 9)
        钱富一脸懵懂地说:“宗主,我也不明白。”

        火莲波澜不惊的说:“你不需要明白,你只要打起精神,把总坛里的事都打理好就是。”

        钱富只能老实的答应下来。

        第二日一早,钱富来到火莲的住处说:“宗主,喜鹊昨晚带着她的门下人离京了。”

        火莲淡淡的说:“我昨天不是已经告诉过你,要你打起精神把总坛里的事打理好吗!”

        钱富一下怔在当地,曾几何时,自己从小看着长大的宗主已在不知不觉得变了许多。他不再是以前的那个意气风发,勇往直前的少主了,而是变成了越来越像老宗主的高深莫测,看似八风不动,实则早已洞通人性、体察事态、运筹帷幄。这让他又突然回想起昨日火莲说的那句以前有爹,是何等的凄凉苦涩孤苦无依。他本来还只是希望的种子,而突来的变故,让他不得不来提早发芽,用他那稚嫩的叶来承担起这一切。

        包拯一行人等,一路上干裂的土地上寸草不生,白哗哗的大树空留树干,如枯骨一般横于沟壑,树皮早已都被剥的干干净净。包拯见此叹道:“前来赈灾的庞煜和知府秦文的奏折,只说上赖天恩,虽是大旱之年却未有饿死一人之事,而今看来圣上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

        于是包拯弃了车驾护卫,只与展昭公孙策,及四大护卫轻装简从赶往陈州。

        施粥的旷地上,一个简单搭起的草篷,里面码着一袋袋的白米,十来个精壮的汉子守在那里,依着粮垛打盹。草篷上一面大大的旗帜写着柳氏粥场。外面干裂的地面上或坐或躺聚满了饥饿的老弱妇孺,竟是连一个年轻力壮的汉子也是无有。朝庭早有重兵把守各路要道,没有官方路引,那是谁也出不得进不来,俱要把这饥饿都困在了这方干旱的土地之上。是以这些家中早已断粮无米的人家,只能守在这些粥棚前,等待着那一日两餐的米粥,聊以续命。

        包拯直看的暗自摇头担忧不已,如此这般年青力壮之人都已被各处拉走,便算来日降了雨,解了干旱,那也只能是一片无人耕种的荒芜。

        包拯向一名老者问道:“请问老丈,为何这里尽是一些老弱妇孺,那年轻的人都到哪里去了?为何我一路行来,见到的只是这些私设的粥场,却不见官府的粥场何在?”

        老者眯着一双昏浊的老眼说道:“您是打外乡来的吧,你有所不知,这里莫说年轻力壮的男人,就是俊俏伶俐些的妇人也都寻活路去了,谁在这里死困。说道官府,他们只晓得卖米赚钱,哪会开设粥场这等赔钱的买卖。”

        包拯说:“可是朝庭各路俱有把守,他们又是怎么出的去呢?”

        老者叹了口气说:“不用出门去寻,东家都是让人来这里收人的,你看到粥棚里的那些人了,他们也都不是从柳家来的,这柳家只是运来了米,到了这里再寻人施粥,这等好事有谁不想抢着干呢,都是挤破了头的好差事啊!听说这柳家是苏州的大户,家里开着钱庄布庄丝园,了不得呢,这柳家就是外路人里,最早前来开粥场舍粥,招人,买地……一看家里的银子就海着呢,不过也是千里搭敞篷。好不长久的!”从苏州到陈州相聚千里之遥,这柳家为的又是什么呢?包拯直觉得感到这背后的问题并不简单,顺着那老者的话问:“为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