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花痴了(已修) (4 / 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发花痴了(已修) (4 / 7)
        “那个,我的头好晕啊,你能不能扶着我上车啊!”杨玉环立刻做头晕状态,一副弱柳扶风的样子,对着杨銛伸出手去。谁知人家杨銛帅哥,看也不看杨玉环,一转身向后走了,他翻身上马对着傻在当地的杨玉环淡淡的说:“娘子身体还没好,就不要吹风了!”

        杨銛只给杨玉环留下个背影,杨玉环满心挫败,只觉得秋风愁煞人啊。难道是她很久没撩帅哥了,功力退步了?

        ………………以下旧版分割线………………

        真是个棘手的问题,皇帝总不能自己舍身出家吧。两位皇后的亲属,皇帝就是想叫了两位皇后的娘家人来商量着要刘氏和窦氏各出一个人来出家?那是不可能的。两位皇后已经是老李家的人了,要出家的也该在皇族里面找。

        但是叫谁去呢。皇族里面皇亲国戚,有史以来没有哪个朝代的宗室主动出家的。论起来远近亲疏,李隆基倒是和和窦皇后的关系最近,窦氏是皇帝的生母,刘氏是皇帝的嫡母。当初唐睿宗做皇子的时候明媒正娶的结发妻子。

        但是哪有皇帝抛却红尘出家的道理,就是寺庙里面走个过场都是不可能的。因为那个举动政治含义太大了。李唐以来,因为姓李,对道教很是推崇,毕竟老子也是姓李的。李唐的皇帝自认为是老子的后人,正好可以抬高自己的身份。后来武皇为了给自己登基制造舆论的,大力的推崇佛教。说自己是弥勒转世,话费巨款修建佛寺,开凿佛窟。因此在武皇当政的那些年,道教就没以前那么风光了。

        随这大唐疆域扩展,一些外来的宗教也传进来了。自然朝廷是要扶持道教和佛教的,控制那些外来的宗教,不要叫那些别有用心的胡人借着传教的名义在这里聚拢势力,等着他们势力足够大的时候造成内乱。因此大唐皇帝历来是奉行宗教之间互相制约的政策。保护本土宗教,严防外面的邪教进入,对于本土的宗教也不能叫一教独大。皇帝才是一切宗教的总教主呢。

        只这一样,李隆基就不能为了彰显孝道去舍身出家了。那么窦皇后还生了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金仙公主跟着丈夫在外地,玉真公主已经做了女道士了。刘皇后不是还有三位子女吗?可惜谁也不敢提出来叫李隆基的大哥宁王出家的话。要知道李隆基的这个皇位还是身为长子的宁王李宪谦让了太子之位得来的。

        按着唐朝的礼法制度,嫡长继承制度,宁王是长子更是皇后所生,是名正言顺的太子。李隆基对宁王一向是恩宠有加,唯恐有人拿着宁王出来做文章。因此叫刘皇后的宁王寿昌公主和代国公主出家更不要想了。

        天子以孝治天下,宫里面两位前皇后冤魂不散的话已经传出去,整个朝廷都等着皇帝表态呢。

        既然别人的孩子不能送去出家,只剩下自己的孩子了。叫那个公主出家——还是叫那个皇子出家?没等着皇帝选出合适人选,后宫先炸锅了。太子自然是不用去的,皇子们也不用很担心。公主们却危险了!、

        那些生母得宠分位高点的还好些,可怜那些没了生母,或者是生母不得宠自己也不显眼的公主们。顿时后宫里面变的愁云惨雾起来,出嫁的公主暂时安全了。可是没出嫁的那些公主们呢?

        但是谁也不能和皇帝直接表白:“凭什么好事没我的份儿,坏事全是我的。都是皇上的公主,怎么还分出来三六九等呢?平常不得宠也就罢了,你还要送我出家一辈子青灯古佛,真是太坑了。”这话要是谁敢对着李隆基的面说,别说出家了,只怕立刻去见阎王了。

        既然不能直接表达诉求,大家也只能曲线救国。每天都有皇子和公主们来请安拜见,那个态度恭顺谦和的,那里是给皇帝请安,简直是见着了玉皇大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