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什么来头(已修) (2 / 7)
当初光顾着躲来着,早知这样,应该找机会把皇帝长什么样子看个清楚的好。看着杨玉环脸色不好,阿蛮压低声音说:“娘子也不用很担心,这位客人虽然不好接近,但是他手下的人也不都是铁板一块啊,我们几个姐妹闲着无事,和他们说闲话,听着他们的语气,好像是他们的主人在长安算了一卦,说有什么血光之灾,要悄悄地来洛阳避祸的。那些人也都是从长安来的,很快就赶回去。看样子是真的。”
“那就和自己没多少关系了?”杨玉环稍微放下点心,其实她更喜欢洛阳,和长安浓郁的政治氛围比起来,洛阳宽松了不少。
若是真的来调查自己的,他们应该从长安先下手,而且自己不在,正好调查,而不是派人来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装神弄鬼的。不过杨玉环才不相信什么躲避血光之灾,一定是有什么秘密的事情。只是做事的人不想叫人知道罢了。没准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今天晚上,你们……”杨玉环对着阿蛮勾勾手指,嘀咕起来。
晚上,华灯初上。整个集玉教坊灯火通明,天上一轮明月,映着地上无数灯火,就如同是冰宫鲛室一般。李隆基在这里住了几天了,可是一出来见着这番景象还是有点吃惊。鸨母笑着说:“我们还没正式开门迎客,也不敢大张旗鼓。不过后天就是我们开张的大日子。娘子吩咐把灯都点起来。客人一看仪表不凡,是个经历过大场面的人,还不要见笑,这里面若是有什么不住周全的,也请客人不要客气,只管提出来就是了。”
李隆基正站在整个教坊最高处,楼底下就是一弯湖水,水面上映着月色,还有三个灯亭,效仿的是三潭映月,不过是用琉璃做的灯罩,银色的月光,璀璨的灯光,叫人恍恍惚惚分不清那个是天上的明月,那个是水面上的影子。围着湖边,高高低低的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连着回廊上也挂着米黄色的绢纱做成的灯笼。整个教坊用灯光勾勒出来轮廓。就像是天上的宫阙一般。
“是谁设计的这个教坊,倒是有几分意思,虽然规格不能和宫中相比,但是心思细腻,真真是个销金窟啊。”李隆基暗想着能把一个教坊布置的美轮美奂,的确是有些巧思情趣的。莫非也是那个他们嘴里说的娘子?自己为什么不问问玉真公主,这个教坊的主人真实身份到底是谁?莫非真是自己想的那个人?
一阵乐声响起,舞姬们穿着轻纱的裙子,翩翩而来。李隆基只觉得眼前一亮,对着鸨母说:“这个舞倒是有些新意。”鸨母低声一笑:“不打搅客人了。这是我们预备着开业的时候飨客的,今天特别请客人品评下。”说着几个标致的侍女端着各色酒菜果品上来。
就在杨玉环在旁敲侧击,刺探来人背景的时候,长安李瑁和武惠妃也开始不安了。武惠妃神色难看,看着满脸灰尘的李瑁,有些埋怨的说:“你真是个憨头,只知道埋头办事,也不看看周围。圣人不在宫中你可知道?”
“大概去了兴庆宫,最近不是说圣人要辟谷静修吗?阿娘在宫里如何问起我来了,我可是一直在工地上呢。”李瑁有些摸不着头脑,最近太子越发的神神鬼鬼起来,专门和自己作对似的,工地上不少事情都是因为太子从中作梗,本来很顺畅的工程竟然磕磕绊绊!今年夏天的汛期就要到了,可是太子竟然压着批文不给拨钱和物料,李瑁心里压着一股火呢。谁知还被武惠妃给叫回来没头没脑的问起来皇帝的行踪。
按着李瑁的意思,他倒是很想去问问皇帝,太子成心拆台,你管不管啊!
武惠妃看着李瑁浑身灰尘疲惫的样子,哭笑不得:“我怎么生了你这个傻子啊。太子对你掣肘,不就是想别你的苗头吗。阿娘也不是傻子,你的工程到了关键时刻,若是功亏一篑,一年多的辛苦,上万民夫,几十万钱都打了水漂了。朝廷也不是钱多得没处花了,圣人若在,早就发话了。别说是圣人了,就是李林甫和那些官员们,除了太子府里出来的,剩下的人都该站出来说话!但是他们却装着没看见!你想想去!”
李瑁仔细想了想,恍然大悟:“我说呢,我还想着去亲自面见圣人。谁知圣人却是不见人了。但是这个消息确切吗?”
“确切,高力士这个老奸巨猾的,打量着他留下来就能瞒住众人了。我也不是白在宫里这么多年的。圣人绝对不在宫中,也不像是在玉华宫或者别的地方。你说这是不是个机会啊?”武惠妃眼里闪着异样的光彩的,李瑁心里一紧。皇帝不在,那些藏在深水之中的旋涡就会浮出水面的。
若是这个时候来个什么玄武门——不对!李瑁紧张的拉着武惠妃的袖子:“阿娘的意思是——我劝母亲还是三思而行。毕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