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前奏(已修) (1 / 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离婚前奏(已修) (1 / 7)
        秋天来了,杨玉环正在厨房里面折腾着做月饼呢。真是奇怪,以前每年不管是什么馅料和风味的月饼都不能叫杨玉环多看一眼。谁知到了这里,她竟然开始想念起来最烂大街的五仁馅了。

        正在使劲的搅拌着各色果仁做成的馅料,本来各自为政的干果慢慢的在油脂和饴糖的作用下的开始变得黏合起来了。“呼,真是费劲!”杨玉环放下勺子,小喜立刻递上手绢,杨玉环接过来擦擦额头上的汗珠:“都已经要到秋天了,还这么热。剩下的事情你们来做。刚才都看明白了?”

        厨房里面又闷又热的,杨玉环实在是待不下去了,她把剩下的事情交给了厨娘们完成。等着杨玉环从厨房出来,就见着赵义急匆匆的过来,对着杨玉环叉手道:“娘子,郎君传话来,说要准备收拾东西回长安了。”

        怎么这么突然呢?杨玉环看着晴朗的天空:“怎么,不是要等着过了中秋节才回去吗。怎么一下子就要回长安了。郎君还说什么了?”李瑁上疏,请求皇帝批准张九龄开通大庾岭的上疏,还特别在上疏里洋洋洒洒的论证了下基础建设对经济民生的重要性。最后李瑁在上疏中表示,可以发动民间资本来进行基础建设,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李瑁还表示自己愿意拿出来一年的封地上的收益,资助张九龄的修路。

        李隆基没想到以前总是个孩子样子的儿子竟然这么有想法。他干脆把李瑁叫到了群臣跟前,叫李瑁当着众臣面前阐述自己的主张。李瑁落落大方,态度坚定,口齿清晰,一番论证下来,叫臣子们都刮目相看。因为前些日子寿王的婚外情还是洛阳最热门的头条新闻呢。

        大家都认为李瑁年纪小,不过是依仗着宠妃生母被皇帝宠爱罢了。谁知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李林甫在心里嘀咕着,惠妃娘娘果真没说错,皇子里面寿王最贤德。就连着太子爷未必有寿王这个心思。看风向,我是该调转船头了。

        李隆基对着李瑁的成长很是欣慰,虽然生了不少的儿子,但是那些儿子里面有能力没多少,多半都是资质平庸。不过皇帝家不愁养不起孩子。李隆基最担心的还是有本事,更有野心的儿子啊。玄武门之变,就像是个魔咒一样悬在大唐皇帝们的头上。被自己的儿子推翻,简直是李隆基的梦魇。

        江采萍底下私自收了越王和光王的钱,顺着这条线调查下去真是触目惊心啊!江采萍一个江州偏远之地,读书人的女儿,是怎么成了洛阳闻名的才女的。她把寿王迷得神魂颠倒,连着结发妻子都要弃之不顾,听武惠妃说起来,十八甚至露出要废掉杨氏王妃之位,叫江采萍做寿王妃的心思。可见她的心思手段的确厉害。

        自己和江采萍的几次偶遇——李隆基忽然想起,他那天心血来潮出去走走,正是前几天忽然死了的内侍领路的。要怎么那么巧遇上了出来散心的江采萍呢。一种被窥伺的恐惧感袭上心头。李隆基觉得太子需要敲打一下了。

        于是有了李林甫铺垫,李隆基竟然叫李瑁去参与政务了。若是别的皇子,肯定是巴不得答应下来。谁知李瑁却是诚恳的推辞了,说自己还年轻,书还没读明白呢,还需要再磨练下。皇帝对李瑁谨守分寸和诚恳很是高兴,依旧叫李瑁参与政务了。

        这下寿王府里更安静了,杨玉环除了和咸宜公主和太华公主两个小姑子来往,剩下的时候多半都在悄悄地为今后布局。按着杨玉环的计划,最快在秋天的时候就可以和平分手了。谁知李隆基竟然要提前回到长安去。她的计划全被打乱了。

        锦娘悄悄地过来,看见站外帷幔外面的小喜,悄声的说:“娘子在做什么呢?因为要预备启程回长安了,怎么不见娘子吩咐下来呢?”小喜压低声音:“大娘小声些,娘子早上还心情不错,这会忽然闷闷的,也不说话只说要一个人安静会。”

        “是谁在外面,鬼鬼祟祟的!”杨玉环带着几分怒气的声音传来,锦娘忙着进来说:“娘子,宫中确切消息,这就要回长安了,咱们在长安的府邸是不是要先派人过去修整一下。还有娘子要进宫给娘娘请安呢。”

        杨玉环把手上的账本重重的放在书案上,也不理会锦娘的话,只问:“你可知道洛阳那个寺庙求子最灵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